“烧字逃票”坐车,敬畏规则也是自我保护

近日,一女子赵某原打算是从浙江金华到湖南郴州的,为了省下车费,只买了一站短途车票到浙江衢州,并将衢州的衢字烧毁,谎称是买到郴州。结果被民警识破,因逃票进行了严肃处理。(2月5日 人民网)
春节期间,抢占舆论头条的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惨剧追根溯源是逃票的恶果,这留下了警示性隐喻——敬畏规则往往也是种自我保护。然而,惨痛的教训往往都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被大家淡化和遗忘。时隔数日,又一个奇葩的逃票事件引起关注,不能不重议“敬畏规则”的话题。
在众多逃票行为中,乘坐火车逃票较为普遍,这不仅仅是公众对铁路交通的情有独钟,更多的原因是由于火车逃票成功的几率大,措施少,处罚轻。“让孩子装睡觉”、“装矮”、“抱着孩子不让孩子量身高”、“买假证假票”都是较为普遍的逃票攻略。如今这种脑洞大开的“烧票换字”逃票还真是少见。不过,任何逃票攻略总会有识破的可能,那就只能按规则接受处罚了。
逃票虽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事,可若成习惯,却危害无穷。逃票者从最初的提心吊胆到最后的习以为常,最终损害的会是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赵某想坐“霸王”车焚烧车票与命丧虎口的游园逃票,违规成本及代价有所差异,但反映出的是同一个问题:个人诚信与规则意识的缺失。当今社会,为了一己私利的各种逃票行为已成惯常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的秩序形态,阻碍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前行,可是诚信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个人生存的立足之本似乎已离我们愈走愈远,真是令人唏嘘不已。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莫忽视逃票,逃票最终逃掉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诚信,也不仅仅是社会的公德,久而久之是规则意识缺失。肆意破坏规则一旦形成“破窗效应”,诚信建设就是空谈,整个社会将会无章可循,最终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
根治逃票“顽疾”,相关部门采取了建立诚信管理系统等很多有力措施,可效果并不明显。其实我国不缺少规则,而是缺少对规则的敬畏,和维护规则的自觉。因此在提高违规成本的同时,还亟需加大文明出行的宣传教育力度,补上诚信、规则教育这堂课。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媒体等工具传播文明正能量,摒弃“金钱高于诚信”的错误观念,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敬畏规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诚实守信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