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卡上多出12亿,银行全赖新员工?

蒋萌

2017年01月19日16:0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卡上多出12亿,银行全赖新员工?

背景:长沙的刘先生办了张农商银行的银行卡,存了100元,结果竟变成了12亿余元。后来他接到电话,得知原来是银行误将账号数字当成金额输入,于是钱被还给银行。银行给了刘先生1包烟和1个200元红包。

华商报发表杨鹏的观点:报道中描述的有鼻子有眼,甚至有媒体“从银行处了解到,此事系银行工作人员失误造成,由于该工作人员新入职不久,对于流程不熟悉,造成了此次失误,事后刘先生也原谅了该工作人员”。但正如有报道里,某银行工作人员也感到十分惊愕:“每个银行存款也有复核机制,尤其这么大的金额,应该有多个人把关,发生这个事情有些难以理解”,不少网友同样表示不可思议,宁愿相信这是个假新闻。什么样的流程漏洞能够导致如此低级而又巨大的失误呢?从法律角度说,刘先生账上这12亿元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假如你认准了“离开柜台概不负责”的死理,那么很抱歉,请想想当年的许霆案吧,这12亿元,你不但一分钱拿不走,恐怕还要搭上若干年的人身自由。这些年的媒体报道里,由于银行失误而导致的“天降巨款”不胜枚举。如今失误数目已经达到数亿元级别了,如果再这样“失误”下去,何时是个头?对整个银行系统的公信力和美誉度的伤害又有多大?无论如何,银行系统应该正视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避免再次造成此类现象了。

小蒋随想:轻轻地12亿元走了,正如它轻轻地来,刘先生只能对12亿元挥一挥手,带走1包烟和200元红包。调侃归调侃,这件事一点都不好笑。虽然外行人不了解银行的运作机制,但谁都知道钱款和账目要两清。如果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随便输入账户金额,却没有必要的同步复核,出了问题拿“新人失误”做挡箭牌,能服众吗?说到底,这要么是涉事银行的机制有问题,要么是看似靠谱的机制只停留于纸面,没有得到切实执行。而且,银行每次算错账都“理直气壮”地找客户要钱,言必称客户“不当得利”,银行俨然成了“受害者”。这回,涉事银行倒是给了刘先生1包烟和200元,可怎么看都像是一种“打发”。不知道银行会如何处理有关责任人,但银行的做派,很难与“认真反思、杜绝再犯”联系起来。“天降巨款”不时出现,说明看别人笑话的不少,给自己敲警钟的少。

勇于承认数据造假是为了杜绝再犯

背景:1月17日,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开幕。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

中国青年报发表朱昌俊的观点:多年来,地方GDP“增速高于全国、总量大于全国”的统计乱象,早已引发公众质疑。不过在很多时候它们成了“房间里的大象”,少被正面回应。这也正是辽宁省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承GDP注水问题,格外引发关注的缘由。结合此前辽宁省“一把手”落马,其任职时间与辽宁在2011年至2014年间的GDP注水时间高度重合。值得追问的是,若无原负责人落马,该省GDP注水的风气是否能够止住?没有中央巡视组的巡视,类似问题能否被发现?这或多或少证明,GDP注水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投射出地方的政治生态。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不回避GDP注水,某种程度上是对GDP造假这一公开秘密的“脱敏”。辽宁的例子证明,坦承GDP统计所存在的问题,天并不会塌下来。因此,理当有更多地方敢于晒家丑、揭盖子,提升对官员数据造假的追责力度。更重要的是,要深刻反思其中的原因,从而为建立制度化的统计造假防治体系打牢基础。

小蒋随想:实事求是就该实话实说。以往,一些地方的经济数据“被注水”,已然是在说瞎话。如今,一些数据造假已被查实,难道还要闭口不谈?成年人总是告诉孩子,要勇于承认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主政一方的行政者没有理由不懂这个道理。如果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能够做到绝不再犯吗?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坦承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是对上级与当地群众的应有交代。只有直面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进而消灭问题的根源。辽宁方面直指“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也是在击碎别有用心者的幻想。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