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分数银行精致的形式主义

唐伟

2017年01月12日09:01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分数银行 精致的形式主义

  教育改革的终极目的是素质化,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实现人格与精神的塑造。若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所谓的形式创新就会陷入虚无的境地。

  南京一中国际部主任黄侃发明“分数银行”,考分在及格线以下的学生,可以向任课教师申请“借分”,下次考试出分再行“还贷”。黄侃表示,“分数银行”灵感来自实体银行,有包括信用评估在内的完整“借贷”流程,其创设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减压。(1月11日《新京报》)

  在考试主导一切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突破了“唯分数论”的既有窠臼,对缓解学生压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过银行的借贷原理能否成为教育的法宝,究其实质而言还需要综合的研判。

  “分数银行”的好处显而易见,弊端也同样明显。应试教育的整体评价机制根深蒂固,这种“借贷化”的形式之变,对改变分数的重要性并无多大益处。因为下一次,同样需要用分数来评价学习的好坏、成绩的高低、教学的优劣。只不过把评价的时间进行了转移而不是消解,此举甚至还没有“可以补考一次”来得更为直接和干脆。

  对很多学生来说,加力就意味着加压,减力也意味着减压。不过问题在于,压力在承转过程中不是趋轻,反倒是累计之下的加重。

  金融借贷是杠杆,但效果还得取决于“借贷者”自我的判断力与把控力,如果利用得好和处理得当,那么“用明天的钱消今天的费”,则让人受益匪浅。反之,则会让人“债多不愁”,而非“无债一身轻”。

  用经济学和金融学原理,来进行教育的实践,并不表明某种经验与做法可以“一通百通”。分数评价本身并无原罪,所不同的只是定性化与定量化的差异而已。相反,未成年人由于心智不成熟,在看待和处理“分数银行”上,未必能理智对待和全面控制。一方面,对分数的态度变化,同样也会改变学习的态度。只有当分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方可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为追求高的分数而不懈的努力。借贷的后移并非没有压力,只不过是向后推移了一步,原本“60分就能万岁”,结果却要因为还债而“鸭梨山大”。另一方面,“分数银行”会让人心存侥幸。一旦形成路径式依赖或者习惯性表达,则会陷入不断举债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分数定胜负的评价体系没有改变的大环境下,这种技术性调整不过是种“精致化的形式主义”,与所谓的“淡化分数”的目的,并不完全是同一个概念。教育改革的终极目的是素质化,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实现人格与精神的塑造。若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所谓的形式创新就会陷入虚无的境地。

  “分数银行”是“双刃剑”。一个寄望于下一场,并会增加个人惰性的措施,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应进行综合的评价并得出结论。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最怕的就是热闹的形式创新之下,无视了最基本的内涵追求“分数银行”就是一个值得解剖的样本。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