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辣评:不入病灶的方子,多也无益

郑海鸥
2016年11月24日03: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然而,面对具体问题、具体作品,敢不敢高举起镜子、能不能开出药方,现在问题还很严峻。据报道,在由文艺报社主办的加强文艺批评恳谈会上,众多专家表示,近年来,文艺批评的质量在总体上有一定改观,但在批评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上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提出“要避免套话、空话,倡导对具体作品发声,使文学批评的指向更加明确”。

  现在,一些文艺评论谈到具体问题时,依然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把批评的靶子对准“某电视剧”“某演员”“一些作品”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听起来棱角分明,却实属泛泛而谈、不知所云。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恐怕是不想得罪“圈内人”“自己人”。然而,有话说得好,低劣的作品不会因为无端的褒扬而提高档次,优秀的作品也不会因为善意的批评而贬损价值。如果被批评者都理解这个道理,以帮助自己不断打磨提高的心态看待批评和讨论,相信批评者碍于人情的情况也就少了,真话、实话自然会多起来。

  此外,批评的质量也亟须提升。当下,一些文艺评论者固然在打板子、说问题,却缺乏思想的力量和明确的指向,通俗来讲就是能力不够、找不到病在何处,即便找到了,也开不出药方。采访中,经常听到一些诸如“舞台和表演都有些浮华”“作品的厚度不够”“戏剧冲突不够有力”等意见,许多院团会抱怨,这些话听起来是那么回事,可做起来就不知如何下手了——应该精简哪一块儿?如何增加厚度?怎么加强冲突?就好比医生诊断患者,建议吃药,但具体什么病、吃什么药,病人还得回来自己琢磨。

  单纯的批评并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终点。要摒弃不痛不痒的套话、无的放矢的空话、晦涩难懂的“行话”,要求文艺评论家必须做足功课、练好内功,有能力、有水平提出富有建设性、操作性的意见。如此一来,在文艺工作者讳疾忌医的心态褪去的同时,批评者开出的方子也就能直抵病灶,两者互动,从而为推动文艺繁荣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24日 17 版)

(责编:崔东、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