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来论:“网红小吃”别走味

2016年11月02日05:0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网红小吃”别走味

  广西桂林 苑广阔

  据报道,争议一时的上海“阿大葱油饼”再度开业,新店证照齐全,人气不减。然而,当小吃成为“网红”,也引来黄牛党热炒——5元一个的葱油饼竟被炒到50元。

  有人说,“阿大葱油饼”是幸运的,普通小吃带来了如此大的商机;也有人说,它挺不幸的,与其当“网红”,还不如安安静静地做个“小吃王”。此前,一些美食类节目的热播,让一些小吃出了名,结果一边掀起抢购潮,一边也推高了店铺房租,甚至把一些小吃店“逼”走。这类事件,引人思考。

  美食因为被炒作、被抬高价格而让不少人“累觉不爱”,这是店家和消费者们都不愿看到的。毕竟,让更多的人尝到精致手艺、让美食保持味道的本色,才能真正诠释烹饪的本义。“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虽然不必从食品中判定一个人的品行、喜好,但呵护美味却可以从“静静品味”开始。正因此,千万别把“网红小吃”炒变了味。

      

  “洋节争论”应理性

  江西南昌 朱 丹

  最近,有关中国孩子过万圣节的话题引发热议。西方节日为何受国人青睐?中国孩子该过“洋节”吗?每逢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来临,类似讨论常会出现。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节日往往具有文化内涵,一味排斥未免过于绝对。以万圣节为例,西方人在这一天扮成鬼怪,驱散恶魔,有一定的积极寓意。另一方面,如果一些地方或机构在组织节日活动时,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或者不注重方式方法,也容易造成惊吓、恐慌等意外情况,引来非议。其实,让孩子们在全球化时代接受多元文化熏陶,大有裨益,关键在于如何教育引领。因此,面对洋节日,倘若能取其精华、理性对待,引导孩子们从中认识生命的可贵、文化的价值,则能激发更多正能量。

  对“舶来品”究竟该抱有怎样的态度?这可谓久论不衰的话题。面对“洋节争议”,更重要的是打开眼界。今天,人类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借助传统节日这一载体去感受异域文化,也是一种可贵的体验。敞开胸怀、拓展视野,让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步入更加良性的轨道,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才能绽放异彩。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02日 05 版)

(责编:崔东、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