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大家手笔:用“立体时间观”认识社会历史发展

赵家祥
2016年10月24日03:5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过去、现实、未来是时间的三个向度(或称维度),它们紧密相连、前后相继,彼此之间有着内在逻辑联系。过去因自身的发展演变为现实,现实因自身的矛盾运动又发展到未来。因此,科学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就应坚持过去、现实、未来有机统一的“立体时间观”。

  人们通常说,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只能向前,不能倒转,有去无回。这是撇开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和人对历史的研究以及历史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而言的,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观点。如果我们立足于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并考虑到人对历史的研究以及历史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那么,过去、现实、未来在时间发展链条中的顺序就不是不变的而是可变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不可逆的而是可逆的,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不仅过去决定现实,现实也决定对过去的认识;不仅现实决定未来,对未来的认识也影响现实。这样来看,过去、现实、未来就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历史研究中,现实对过去起着支配作用。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表明:人们研究过去,不是期待回归过去,而是为了指导现实、展望未来,确立未来的发展目标。因此,人们总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兴趣,在众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中选择与自身需要和兴趣相吻合的对象加以研究,并从中总结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一方面,过去具有了现实性,即人们对过去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现实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的现实需要和兴趣又影响着对过去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过去的认识和理解总是随着现实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所以,人们总是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重写历史。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历史研究中,我们过去所接受的历史理论对我们现在认识历史起着指导作用。这是因为,认识不是直接、消极被动、机械地反映客观对象,而是间接、积极能动、创造性地反映客观对象。认识过程的每个环节,从认识对象的选择、信息的加工制作到认识结果的形成,都是主体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在头脑中再现、改造、建构对象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一定的认知图式,不在认识过程中发挥思想创造功能,不会用相关学科提供的概念、范畴、公理、公式、法则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就不能形成系统理论。一般的认识尚且如此,对历史过程的认识就更是这样。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历史人物此起彼落,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历史朝代此昌彼衰,世界各国强弱变动,历史文献浩如烟海,历史遗产博大精深。要从其中分辨良莠、识别真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揭示其发展线索和规律,必须依靠已有的历史理论作指导,否则必然会陷入茫茫的历史烟雾之中。

  还应看到,在历史活动和历史研究中,不仅过去和现实指导未来,而且对未来的认识也指导现实、影响现实。未来是指那些尚未发生、尚未出现、尚未存在的事物和过程。把握未来,就是力求使思想运动超越当下的时间界限,走在社会实际的前面,在观念中构造出未来的可能状态,用以指导人们现实的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向着未来的目标前进。人们之所以要关注过去、认识过去,是因为社会现实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同样的道理,人们之所以要关注未来、构想未来、向往未来,是因为不仅现实孕育着未来,而且人们总是根据对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预见未来,根据对未来的预见和追求设计现实、指导现实、改造现实。

  用“立体时间观”认识社会历史发展,不仅适用于历史研究,而且适用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这样的方法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能更好地避免机械性、片面性,更好地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4日 20 版)

(责编: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