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健全机制让老人不再走失

犁一平

2016年10月10日08:45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健全机制让老人不再走失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随着老龄化社会加剧,老人走失没有最严重,只有更严重。因此,建立“走失老人干预机制”事不宜迟。

  民政部下属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测算得出,全国走失老人一年约在50万上下,平均每天走失老人约为1370人。(10月9日央视网)

  老人走失,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失智是主因。数据显示,七成以上(72%)走失老人出现记忆障碍,其中确诊为失智的老人占25%。其次,疏于照顾的老人,使得老人走失风险加大。数据显示,走失老人有63%的配偶不在身边,一定程度上缺乏家人的照料。农村留守老人走失比例高于城市老人,留守老人问题凸显。再者,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是老人走失的一大重要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次从农村或中小城市来到大城市,由于不识字、不认路从而走失。最后,贫困增加老人走失风险。走失老人有稳定工作的属于少数,其中,近70%的老人缺乏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可以预料,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随着老龄化社会加剧,老人走失没有最严重,只有更严重。因此,建立“走失老人干预机制”事不宜迟。

  事实上,老人走失现象严重,也暴露社会养老服务存在短板。老人走失,是发展中的问题,要有发展的办法解决,做到既解决问题,又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具体而言,一则,家庭对老人关爱不够,空巢老人孤独难耐,独自一人出去走一走,很容易因为失智或不识字等原因走失,但在人口流动的社会,家庭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建立社区养老中心和社会性服务机制,由社区或社会性组织为老人提供文化、休闲服务等,老人精神有寄托,尤其有社会组织管理,老人就不会到处乱走。

  二则,社会化养老服务不足,养老院数量不够,养老设施落后,养老水平不高,以及部分老人收入低,支付不了较高质量和水平养老开支,不能享受优质、高档的养老服务,家庭式养老又没有建立社区养老中心,老人缺少必要的文化生活、娱乐消费,独自闲逛,增加了走失的风险。为此,亟待加大社会养老投入,改善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同时,不断提高养老保险水平,使老人付得起,既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又能防止老人走失,可谓一举两得。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