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来论:靠监管防范“问题月饼”

2016年09月13日04:3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让生活绽放“文化表情”

  孟海鹰

  弓身曲背,右拳深抵额头,今年长春市将法国罗丹博物馆翻制认证的《思想者》从雕塑公园“请”到了闹市——长春市文化广场,大人和孩子们都喜欢驻足于前,仔细看上一看。这正是长春市要求“雕塑要走进街道,走进广场,走进社区,融入市民生活”的生动展现。

  人们对于艺术的热情需要激发,更需要落地。犹记故宫博物院举办“石渠宝笈特展”时的8000人长队,观看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现场直播的数亿观众,他们脸上绽放的正是一个民族最美的文化表情。百闻不如一见,文化薪火相传更需感同身受。让博物馆里的华美文物、远古文明展上的神秘符号,走出橱窗,融入当代生活,日益成为人们的期盼。

  文化艺术不是盆景,它的生命诞生并成长于广袤田野;文化艺术无需深敛密藏,它的真谛是开放包容,在群众目光凝视中实现艺术价值和魅力。而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又恰是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强劲动力。

  

  靠监管防范“问题月饼”

  范佳富

  中秋临近,一些号称“纯手工、无添加”的“私房月饼”,在互联网上受到热捧。然而,有媒体报道,将网购的4种不同的自制月饼送检,有2种检出了甜蜜素,且产品包装上均未有配料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加强餐饮服务单位以及超市等食品经营者自制月饼等自制食品监管,确保加工制作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不少“私房月饼”,往往被贴上“私人订制”的标签,给人以绿色、安全、高大上的感觉,同时还打着情怀的旗号,散发着传统的气息,在日益讲究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当下,确实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然而,不论月饼是否真的是“私房”,都有令人担忧处。且不说,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乱象,即便真是手工制作,产品原料、生产资质、制作过程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范,也同样存在疑问。如此,“舌尖上的安全”怎能保证?

  互联网改变的只是产品的形态,却不改变质量的底色。说到底,“私房月饼”,不能游离在监管之外。相关监管部门,也需要“跟上趟”,让互联网上的“问题月饼”无所遁形。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13日 05 版)

(责编:王吉全、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