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民生观:别让诈骗“私人定制”
互联网上,我们不得不留下信息,但我可以留,你不可以漏,更不能非法买卖
中了骗子圈套,大学生徐玉玉不幸离世。消息传开,人人痛惜。截至目前,涉案嫌疑人已经全部落网。人们刚有些宽慰,可是,又曝出了类似的“中招”悲剧。
为啥骗子能够屡屡得逞呢?是套路太深吗?
之前,我不这么认为。总觉得骗子要么就是海量群发的短信:“我是房东,卡号变了,房租打到我老公卡上,卡号是……”,要么是跟资深“单身狗”说,“你儿子在我手上”,这能骗谁啊!
直到几天前,我接到一个电话:“某某先生,你好!我们想给您提供婚姻介绍服务!” 我问:“你怎么知道我没结婚?”她说:“我们的信息来自某某佳缘网站,你的网名是不是叫‘闲得清淡’?”
我当时就蒙了:他们怎么知道的?
回到“徐玉玉事件”:家庭贫困,全家人主要靠父亲在外打工维持生计,需要资助,而她正好符合一项正规助学活动的条件,并且刚刚接过来自这项真助学金的电话,就在这个时候接到了诈骗电话,声称你有一笔助学金要发放。换你,你能不能分清是李逵还是李鬼?
这是巧合还是信息泄露,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是,我们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世界里穿行,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甚至考研、出国、申请助学金等信息,构成了个人轨迹,一旦这些信息被人利用,精心“量身定制”了一套诈骗方案,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落入圈套。
咱们的信息怎么就被偷走了呢?
有自己的责任。想想在路边为了要那个几块钱成本的玩具而扫过的码、随手注册过的APP、在网上填过的各种表格,都有可能被人拿了去。以后应该多上点心。
但是,仅凭自己小心,不可能做到“雁过不留痕”。在互联网上生存,每个举动都会生成数据,要享受更好的、更个性化的服务,更得让渡更多的个人信息,让人怎么防?所以,关键还在那些转手倒卖的黑手。为了赚点儿小钱,不顾会对别人造成多大的损害。至于那些不经意将自己掌握的大量公民信息泄露出去的机构,尤其是有意泄露以牟利的国家单位工作人员,更是难辞其咎。
互联网上,我们不得不留下信息,但我可以留,你不可以漏,更不能通过非法买卖,让信息成为“私人定制”的谋财害命工具!应该为“裸奔”的个人信息披上更安全的外衣了。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29日 1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