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把语言作为资源来认识(新知新觉)

詹伯慧
2016年06月26日03: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交际工具,我们每个人都要使用语言,语言在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有着悠久历史的汉语来承载的,离开汉语这一载体,中华文化也就无所依附。但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对语言的资源性质缺乏认识。把语言作为资源来认识,这是当代语言学在语言观上的重大突破,它要求我们对如何用好语言资源进行顶层设计。

  从事任何一项建设,都离不开资源的运用。13亿多中国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各种方言,是我国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正是这些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语言,有效沟通着、凝聚着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社区的人,让中华儿女能够和谐相处,携手并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认识到语言是重要资源,要求我们对语言的开发利用进行战略思考和顶层设计,使丰富的语言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孔子学院的设立就让汉语资源走了出去,让这一充满魅力的古老民族的语言连同它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各国人民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国家十分重视调查了解我国的语言生活。从2006年开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每年都以“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的形式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从各个方面详尽披露语言生活的实际情况。《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把语言文字事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认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标志,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国成立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我国语言资源的应用与服务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与此同时,还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进行语言资源调查工作。

  既然语言已作为国家资源受到高度重视,我们就应该在保护语言资源、善用语言资源等方面多下功夫。如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就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文化的实态语料,开展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此外,应在普及语言知识方面继续下功夫,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语言观,认识我们使用着的语言作为资源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热爱祖国语言、处处注意保护语言资源的风气。同时,还应特别关注某些濒危语言和方言的抢救工作,防止珍贵的语言资源因抢救不力而陷于消失境地。

  在保护语言资源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善用语言资源。我国多彩多姿的语言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范,在使用时一定要恪守其规范和规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就以汉民族共同语和各地方言的社会应用来说,普通话是全国范围通用的共同语,在公共场合、执行公务、宣传、教学的用语中就应该使用普通话,不要滥用地方方言。方言这一语言资源,可以在家庭之内、乡亲交往的场合来用。在弘扬地域文化(如地方戏剧曲艺)中,则可以尽量发挥地方方言的作用。这就体现出共同语的普及并非要使方言在社会上消失,而是为了形成共同语和方言始终保持既共存并用,又有主有从、各司其职的关系。只有形成这样的语言社会应用格局,才是善用语言资源。

  (作者为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6日 07 版)
(责编:王政淇、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