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要论:“十三五”时期发展仍是第一要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78年—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从3645亿元扩大到67.67万亿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5.7%,1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水平迈进。这些巨大变化,是多年来集中精力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结果。
当前,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近8000美元,处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形成历史性交汇,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过去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史显示,有百余个国家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但只有极少数国家实现了从中等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的跨越。今后几年是我国迈过高收入国家门槛的关键时期,不能有任何懈怠和闪失。如果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继续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迈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就没有悬念;否则,就要用更长时间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或者长时间保持甚至可能重新拉大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因此,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都必须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体现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要认识到,现阶段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题中应有之义,不仅十分必要,而且现实可行。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今后5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应保持在6.5%以上。稳增长关系全局。如果经济增速过低,滑出合理区间,就业、居民收入分配等民生保障问题和财政、金融等风险隐患都可能凸显。但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因此,短期宏观调控要高度重视稳增长,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在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实现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根本之道在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继续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追赶式发展的同时,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坚持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施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在缩小差距、促进协调中发挥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动力。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对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实行双重有效控制,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赢之路。坚持开放发展,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打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以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内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共享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赢脱贫攻坚战,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持续提高总体发展水平、总体收入水平、总体生活水平的同时,持续增强发展的公平性、普惠性、包容性,使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集中体现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多。这些困难和挑战是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总量问题表现为需求不足,结构问题主要是供给方面存在缺陷。从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的角度看,由于供给结构不能很好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近年来国内部分消费需求转而在海外购物中得到满足。出口下降既受国际贸易萎缩的大环境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是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供给侧传统竞争优势明显弱化的结果。而投资需求是为消费和出口服务的,并受到消费和出口需求状况的制约。在部分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一典型供给侧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下,投资需求必然受到抑制。2015年我国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对我国经济来说,结构问题是主要矛盾,而供给侧的结构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最大症结所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从根本上克服困难、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调整结构,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及其灵活性,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去产能是一项艰巨任务,近期要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积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要注重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和技术、安全等标准,鼓励企业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去库存主要是逐步降低房地产库存,完善住房消费政策,有效释放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在城镇棚户区改造中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城镇公租房供应范围。我国一二三四线城市供需形势差异很大,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完善房地产调控。此外,粮食也有一个去库存的问题。去杠杆就是要降低国民经济整体负债率特别是企业的负债率。在保持社会融资总规模合理增长的情况下,推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调整融资结构,逐步降低债务融资比重,提高股本融资比重。受多种因素影响,去杠杆可能会经历暂时加杠杆、停止加杠杆、逐步去杠杆的过程。要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对债务总量实行限额管理。加强全方位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成本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防止工资上涨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以降低企业用能(用电、用气等)成本,清理规范各种涉企收费,研究精简归并降低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费率等。补短板就是要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特别是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区各行业和相关企业都要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和年度进度安排。特别是在做“减法”时,要注重解决好“人”和“债”的问题,确保职工妥善安置、社会大局稳定;处理好债权债务关系,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在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的同时,还要采取更多措施加力增效。要强化创新驱动,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获得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以“亲”“清”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政商关系,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形成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采取这些措施加力增效,就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完善需求管理统一起来。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的两个基本方面。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需求可以催生新供给,新供给可以创造新需求。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是调控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针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搞好以需求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短期调控,解决好总量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如同火箭由多级动力接续推动而进入预定轨道、生物由新陈代谢而不断成长,经济发展也需要动能的前后接续。当原有动能减弱时,就需要培育和壮大新动能,这样才能使经济以符合预期的合理速度持续发展。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关键要加快发展新动能。应孕育催生壮大“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如,支持发展和规范分享经济,把全国乃至全球处于闲散或低效利用状态的各类资源有效激活、组织起来,让更多的人参与、让更多的人受益;支持研究和开发虚拟现实技术和产品,以供给创新激发新的需求。新动能的成长往往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要善于识别新动能,精心呵护新动能,大力培育新动能,使新动能尽快进入加速成长轨道,尽可能弥补旧动能减弱带来的缺口,并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还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应大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和传统农业,推动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营销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重大提升,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充分运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信息网络、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领域正在孕育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将催生重大产业变革。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兴起,将推动制造业由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特别是“互联网+”迅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等新的网络形态不断涌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生活等新的应用技术不断拓展,将全方位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商机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可能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明显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基础科学、前沿科学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与发达国家大体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尤其是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覆盖最广的宽带网络、增长最快的信息消费市场,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迅猛发展,在某些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面对新形势,我们一定要抓住历史性机遇,搭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车。要加强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
充分发挥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劳动力、1.5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每年毕业大学生700多万,其中约一半是理工科学生,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宏大人力资源,是我们发展的最大本钱。“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蓬勃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有利于扩大就业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个人实现人生价值追求。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继续简政放权,实施减税让利,加大融资支持,强化人才激励,保护知识产权,优化创业创新服务,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及各类众创空间,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加强创业创新国际合作,使亿万高素质人才的创业创新创造潜力充分迸发出来,汇聚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作者为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1日 0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