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说好的暴雨怎么没来?(生态论苑)

刘  毅
2016年06月18日05: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天气预报的精准度总体上还追不上人们的预期值。公众和预报员之间,应该多一些相互沟通,多一些理解、体谅

  

  6月13日上午,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雷电蓝色预警信号,预报午后会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结果预计的大雨、暴雨并没有“如约而至”。16时15分,北京市气象台解除了雷电预警信号。

  “说好的暴雨没有来”,上网一搜,发现这样的例子在不少地方曾经出现。对天气预报有时候不够精准的现象,段子手们自然不会放过——问:什么时候容易下雨?答:不带伞的时候容易下雨,预报不下雨的时候容易下雨;老奶奶对小孙子感慨地说:“局部地区”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天气预报天天说那里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好在我们没有生活在“局部地区”……

  实际上,天气预报出现“道是无晴却有晴”“报了没来”“来了没报”等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100余年的历史,以计算机数值预报为代表的现代天气预报方法的建立只有几十年时间。作为一门预测科学,天气预报还远远达不到尽善尽美的水平。另外,近年来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天气预报进步明显,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预报准确率、精细化程度还有一定差距。

  面对一些人的吐槽甚至拍砖,气象工作者可能会觉得有些委屈: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在不断提高,我们一年四季24小时值班非常努力,为什么还会有不少“差评”?既有“点赞”,也有“差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大家对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天气预报的精准度总体上还追不上人们的预期值。

  天气预报员说出来的预报结论、做出来的预报产品,很快就要被实际情况验证,被广大公众评论。“每天都像在高考”的重压之下,预报员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是很有必要的。你预报对了,没有人记得住;你预报错了,肯定被关注——这就是天气预报员不得不面对的尴尬。预报员没有不想把天气报准的,但“天有不测风云”,面对吐槽、抱怨、拍砖,气象工作者在及时解释和沟通的同时,不妨坦然大度地承认不足,找找原因,把公众的压力变成提高天气预报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动力。

  对有关知识多一些了解,少一些误解,公众对天气预报员或许会增加一些理解。例如,进入夏季,一些地方的公众感觉实际温度比气象台预报的要高,有人怀疑预报员是不是故意压低温度,避免预报高温后工厂等单位要停工放假。实际上,按照国际统一标准,气象观测和预报的温度,是距地面1.5米的百叶箱中的大气温度。百叶箱中的温度排除了各种干扰因素,具有代表性、可比性,但可能比人们在大街上、工地上感受到的温度确实要低一些。

  另外,掌握一些利用天气预报的技巧,会有助于公众安排好生产生活。例如,如今的手机天气预报应用程序上,能够看到自己所处位置未来一小时的短时预报,这是很有用的。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从生成到结束往往只有几十分钟、几个小时,不可能提前很长时间准确预报预警,只能依靠短时临近预报。养成关注最新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刷新”的预报采取行动,才能更好地趋利避害。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变幻莫测的天气,面对主汛期集中强降水阶段的到来,公众和预报员之间,应该多一些相互沟通,多一些理解、体谅。说好的暴雨没有来,雨一直没有下,气氛也别太不融洽,更别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毕竟,翻云覆雨的天气,才是公众和预报员共同的对手。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18日 09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