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观点1+1

父母阻婚成被告,儿女“要自由别啃老”

蒋萌
2016年06月03日16:08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父母阻婚成被告,儿女“要自由别啃老”

背景:北京通州一对父母因不同意女儿李某的婚事,扣留了户口本。近日,李某将父母诉至法院,要求父母给付户口本并协助办理结婚登记。目前,通州法院以婚姻自由为据支持了李某的诉讼请求。

京华时报发表汪昌莲的观点:当今社会,虽然包办婚姻已经不再流行,并被婚姻法禁止,但父母变相干涉子女的婚姻,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应该说,父母关心、甚至规划子女的婚姻,其本身没有恶意。问题是,父母违背子女的意愿,去干涉子女的恋爱自由和婚姻选择,就是一种家庭软暴力了;而且,这种软暴力,很容易伤害子女的身心及亲情。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找到比较优越的另一半,希望他们的婚姻美满幸福。然而,婚姻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子女个人的意愿和选择,应该放在第一位,父母应多尊重子女的婚恋自由,从旁引导,不要因为过度参与而越俎代庖,破坏了子女婚姻的幸福感和可持续性。父母干涉婚姻成被告,具有样本意义。婚姻选择,还是该让子女自己来掌舵。当然,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妇联组织和司法机关,对于这种变相包办子女婚姻的行为,也应当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惩戒。

小蒋随想:把户口本藏起来,是生活中一些父母阻止子女登记结婚的“杀手锏”。见过子女和父母为此吵闹的,由此上法庭的倒是少见。往积极了说,这是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家庭矛盾。但从悲观角度,凡是闹上法庭的家庭纠纷,往往会造成亲情撕裂。所以,法院对于家务官司,还是倾向于调解,实在不行才判决。可以想见的是,李某虽然拿到了户口本,争取到了婚姻自由的权利,但其与父母之间的裂隙不可避免。李某的父母是会逐渐接受女儿的婚姻“生米煮成熟饭”,还是会在情感上一直拒不承认,甚至因为打官司难以原谅女儿,难以预料。不管怎么说,父母强行干涉子女婚姻,有关家庭就不可能“和谐”。作为局外人,其实没法洞悉究竟是某些子女择偶时“看走了眼”,还是某些父母的眼光“太狭隘”。只能说,人生的坦途或弯路应靠自己去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承担后果。儿孙自有儿孙福,某些父母需要释然。某些儿女也别一面要“独立自由”,另一面又要父母给自己买房买车、心安理得地“啃老”。

“闯黄灯”是伪命题,执法勿沦为执罚

背景:《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第33条规定“车辆、行人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遇放行信号时,应当让先被放行的车辆或者行人优先通行。车辆遇交通信号灯黄灯亮时,未过停止线的不准通行,已越过停止线的可以继续通行。”该条明确规定机动车“闯黄灯”属于违法。

京华时报发表王刚桥的观点:依《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在禁止通行时通行,是谓“闯红灯”。可什么算违反警示,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判定标准。看到黄灯,而选择慢速通过,既无碍交通顺畅,也说不上违反交规。处罚何据之有?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上,也只是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注意了,这里的“已越过停止线”,并没有说是前轮超过停止线,还是后轮越过停止线。理论上,只要车身的任何部分越过了停止线,都不能算是违法。从这些法律表述上观察,所谓“闯黄灯”,本就是个伪问题。与其向公众宣示“闯黄灯”违法,还不如改进信号灯的科学配置。一是控制好黄灯时间,让正常通行和“闯红灯”无缝衔接,这自然就消灭了“闯黄灯”的空间。二是在城市普及红绿灯倒计时,让驾驶人有足够的时间来提前采取制动。这一系统在多地普及,也没有多大的技术难度,推广并不困难。罚是管的手段,罚也应视为最后的手段。在国家层面的立法未规定“闯黄灯”为违法之前,地方理当克制处罚“闯黄灯”的冲动。

小蒋随想: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的设置其实是在红灯与绿灯之间的“缓冲”,黄灯应是“中性”的。既然是中性的,黄灯亮时可行又可停。但中性也带来不确定性,不同的执法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闯黄灯”一词应运而生,且出现罚与不罚的争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这种表述也存在模糊性。普通小轿车的长度在4米以上,面包车、卡车、大客车的长度更长,究竟是车辆的什么位置越过停止线,才算“已越过停止线”?这不是咬文嚼字,而是法律处罚要做到泾渭分明,必须给出明确的标准。否则,若只是不同的执法者根据自由裁量而定,很可能导致“同案不同判”,争议在所难免。对管理者与执法者而言,切忌给公众留下“以罚代管”、“执罚经济”的印象。对驾驶员而言,无论如何,“抢时间”对自己与他人都蕴含危险。罚与不罚只是经济损失与扣不扣违章积分的问题,可一旦出了事故、发生人身伤害,悔之晚矣。如果管理者与驾驶员都能保持理性克制,问题就容易化解。倘若双方彼此“斗狠”,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