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观点1+1

“禁止高校师生恋”,善意却越俎代庖?

蒋萌
2016年05月31日15:11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禁止高校师生恋”,善意却越俎代庖?

背景:有关高校师生的桃色新闻不时出现。对此,有高校教授撰文提出,要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高校师生恋。

华商报发表钱夙伟的观点:很多师生恋中的感情并不纯粹,十七八岁的大学生,心智根本还没有成熟,这时的师生恋,大凡是出于对教师的崇拜,作为老师,“如果严格按照一个教师该有的师德规范、人格示范和道德素养,就应坚定不移地禁止师生恋,因为信息不对称、不对等。”“如果是学生主动,教师也应当设法避免,这才是为师之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显然是在有意地利用学生的不成熟,也多少有利用职务之嫌。如果是这样的师生恋,于老师已然是斯文扫地,无疑是对为人师表形象的根本性颠覆。本来老师就是个特殊的岗位,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决定着自己的人生,更让学生们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往往影响学生一生的走向。如果师不自尊,又如何教书育人?明确反对“师生恋”,这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于目前学校的现状,尤其有着现实的针对性。

京华时报发表刘志权的观点:中外历史上都有师生恋的佳话。有名的,比如沈从文之与张兆和,还有鲁迅与许广平。而在西方,则有海德格尔与阿伦特。婚姻和恋爱的要义之一,是共同追求的强烈吸引,因此而产生的彼此爱慕。从这个角度,师生恋尽管稀少,并非没有存在的基础。法律的要义,是疑罪从无。宁可放走一千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明令禁止”,则似乎与此精神背道而驰。在美国的大学,的确有禁止师生恋的普遍规定。事实上,西方的操作也远比理论复杂。我曾经在美国杜克大学访学,为写这篇文章,也专门向杜克大学的资深教授求证。他一方面承认相关条款的存在,另一方面却也指出,“这类关系难以确定是否涉及权力利益关系,一般是不告不理。即学生上诉,校方受理的方式,与性侵性骚扰性歧视案件的申诉处理方式相同”。激进地明令禁止,还不如切实地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如何把处理性骚扰,以及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不只限于性骚扰),先落到实处。

小蒋随想:如“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是一种操守性自律,即便在没有相关法条的古代,一些人也会恪守这一德行底线。而从另一个角度,就算如今的法律规章越来越完善,但以身试法的人并不少见。说这些不是表达规范无意义,而是说法规不是万能的。就高校师生恋而言,如果真的出台规定禁止,一方面可能会遭遇思想愈发自由的人们的吐槽,另一方面是否具有严格的约束性也要打上问号。比如,近日华东理工大学一名研究生命丧在其导师投资的工厂,涉事学校赶紧说,早就规定不许教师在校外企业进行实质性兼职,也不能作为法人开办公司,涉事教师做这种事,是瞒着学校的。照此来看,如果大学禁止师生恋,谁能保证师生恋不会转入“地下”?校方能否“洞悉一切”,还是会出事就说“不明真相”?确保师生关系健康有序,必须关注老师与学生在地位与心智上的不平等,警惕某些老师以学分、论文等为要挟让学生付出“学习以外的代价”,赋予学生向老师的“越轨”要求说不的权利。大学生或许还不成熟,但学校不能陷入“试图包办却根本办不了”的尴尬。学校与社会应提供权益性、框架性的保障,选择与成长还要靠成年学生自己。

官方“初定”拥堵费,问群众意见了吗?

背景:近日,在北京政协的雾霾治理协商会上,北京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已经初步制定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目前正处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论证阶段。将借鉴新加坡(按通行次数收费)、伦敦(按区域收费10英镑)等城市经验,已初步制定了收费政策和方案。

新京报发表于德清的观点:在网约车产业已经在一线城市高度发达的背景之下,征收拥堵费可能为之埋单的就不仅仅是私家车主了,而是每一个有打车需求的人。如果人们感觉打专车不再划算,而改去打出租车,市场竞争的红利也就因此消失,大家也就是变相为拥堵费埋单。如果不想为拥堵费埋单怎么办?我们或许除了骑自行车,就是选择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了。但是,以目前北京公共交通运力和承载量,恐怕到时候又很难以让人有舒适的乘坐体验。利用经济杠杆治理城市拥堵,也应该全面考虑市场规律和经济杠杆的传导规律。城市治理拥堵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策略,也需要考虑更加周全,并且不能食古不化,需要根据社会新情况、新变化,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征收拥堵费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固然是一个办法。只是,如果广大市民最终发现没车的人也需要为拥堵费埋单,那么民意会有何变化,政策又该如何调整。

小蒋随想: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有车族、打车族的经济条件,总体上较之没车族、公交族要好(有强烈环保意识,不差钱却不买车、不打车的除外)。如果北京中心城区开征拥堵费,是会加大有车族、打车族的经济支出,但是否足以使其放弃坐小车,有待考量。事实上,此前在汽油价格里开征燃油税并不断调高标准、城市中心区停车费大幅上调,都有用“经济杠杆”调解车流的目的性宣传,但起到了多少效果,明摆着。就此而言,如果拥堵费的设定并不离谱,有车族与打车族在抱怨一阵后,恐怕还是会如“温水煮青蛙”般习惯并我行我素。而若是拥堵费被定得过高,产生的社会涟漪效应与“转移性”公交运力能否跟上,更值得关注。另一方面,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是否该征求民众意见?某些管理者与专家关起门来“研究论证”,不顾网络与媒体上质疑或反对的声音,令简政放权、民主监督情何以堪?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