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醉酒女称被滴滴司机“猥亵”的未竟之问

蒋萌
2016年05月17日14:45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近日,北京的王女士在晚间聚餐中喝了几杯啤酒感觉不适,通过滴滴平台叫了一辆快车回家。王女士称,该司机驾驶的车辆与软件显示的车型不一样,对方还在行程中屡次对她猥亵。目前,警方因证据不足未予立案。滴滴公司称,无法与涉事司机取得联系。

一名女子称被滴滴快车司机猥亵自己,如果情况属实,必当引发公愤。趁着夜色朦胧与女子醉酒,若司机动邪念,对女子“上下其手”,可谓色胆包天、乘人之危。卑劣之徒应当付出代价,接受法律惩处。

但这事也有疑点。王女士说,她当时身着长裙坐在后排右侧的位置。这个位置离司机所在的前排左侧驾驶位较远。王女士称“睡梦中感觉到有人把手伸到了我裙子里。” 王女士随即惊醒,她将司机的手推开,“我打了他好几下,并警告他老实开车。”如果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反手乃至转身对王女士“下手”,难度不小。有网友说,自己试验从司机座位往右后座摸,基本不可能。还有网友笑谈,这个司机的胳膊想必超长,“双手过膝堪比刘备”。调侃归调侃,其中的疑点值得关注。

警方因证据不足未予立案,是否有出于上述疑问的考虑,不得而知。但猥亵没能“抓现行”,又无证人证言,还没有体液等证据,只凭一方的说法,恐难“定案”。在“疑罪从无”原则下,警方不予立案不能说没道理。王女士或许觉得很受伤很委屈,人们应予以同情。对更多女性来说,这桩“悬案”带来的恐慌远不是“个案偶发”就能消除的。

此事还暴露出滴滴的管理缺失。滴滴称,尚未联系到涉事司机,处理顶多是封号。此前,曾曝出有刑满释放人员成为滴滴司机,滴滴对司机的准入与审核形容虚设。此番,滴滴连涉事司机都联系不上,所谓“管理”有多少实质内容?

还有持“阴谋论”者称,滴滴刚宣布苹果公司将对其注资10亿美元,就出了滴滴司机猥亵女子的新闻,质疑有人“抹黑打压”滴滴。这种说法同样拿不出证据,却又在“信不信由你”中发酵,令是与非更混沌。

不管怎么说,乘客安全是滴滴必须放在最重要位置考虑的,滴滴与司机之间的松散关系与孱弱管理应有更可靠的约束。有关部门有必要规范专车市场,但不要陷入“一抓就死”的怪圈,监管需要“补位”,而非“越位”。

(责编:王倩、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