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幻体》美丽遐想背后的伦理思考
2016年05月17日08:53 |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美丽遐想背后的伦理思考
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韦罗高调宣布,已准备好在2017年底为一名患者进行“换头术”。一时间各方声音甚嚣尘上,反对声浪亦如排山倒海,不少专家认为人类距离这项“科幻技术”的实现还有几个世纪之久,而非几年。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电影里则要容易得多。《幻体》讲述了身患癌症将要死去的老富翁(本·金斯利饰),将自己的意识转换到年轻男子(瑞安·雷诺兹饰)身体里,通过“蜕皮术”获得了青春之躯。
影片所涉“蜕皮术”,实现了一个人的意识向另一个人的躯体的转移,这与卡纳韦罗的“换头术”有颇多吻合之处。根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换头术”如若成功,患者还要花上一年时间来适应新身体,并学会走路。影片《幻体》中,导演塔西姆·辛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展现“换体”后的种种不适。而对于医学界普遍质疑的“换头术”技术攻关问题,影片并没有给出具体涉猎,导演只是避重就轻地用两个类如CT仪器的玩意一笔带过。
《幻体》不是科教片,“换体”之后的生命奇观是博人眼球的所在,“换体”引发的生命伦理与哲学思辨成为影片的落幅。老富翁因为术后幻觉,感知到另一个生命的存在,由此引发了他对新肉体的追查,并引发了一系列正邪伦理的较量。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每一项人类生物科技的突破,都伴随着社会风险和伦理的挑战,总有那么些科学怪人与科学疯子敢于发起挑战。
《幻体》的体量和此前的《超体》和《超验骇客》相当,制作上甚至更为简陋和老式,但它能给观众一个肥皂泡般美丽的遐想:如果我返老还童会做些什么?你是像瑞安·雷诺兹前半程那样疯狂享受人生,还是像他后半程那样去舍命救赎? (曾念群)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