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孩子的精神家园需要清理“杂草”
不想上学,说自己被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喂了药;怕被爸爸打,费尽心思写下四次被“抢钱”经历;500元压岁钱充Q币,谎称自己回家途中被抢劫;不想分手,说自己脑子里长个瘤……这些谎言,都是从福建厦门一些孩子的嘴巴里说出来的。看了太多电视剧的孩子们,谎言越来越精彩。(5月11日《海峡导报》)
天真、纯净,是孩子们应有的模样;然而,擅长模仿学习的孩子们,过早地浸润了成年人的功利和算计。在看得见的前台里,他们通过悲苦叙事赢得了他人的同情;在不为人知的幕后,为了实现自己偏差、错乱的利益诉求,他们成为“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伪装者。
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全面剖析和批判了电视传媒所主导的文化。他指出,在电视剧蒸蒸日上的时代,电视剧改变了公众话语的意义和内容;许多公众话题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即使是严肃的历史也难免会遭受娱乐化的解构。在电视剧中,一些成年人在工具理性的裹挟下,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这样的戏剧化呈现,在增添电视剧吸引力的同时,也难免会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示范。
孩子们之所以热衷看电视剧,就在于电视剧满足了他们特定的精神需要。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逐渐移情到个人的兴趣与私生活中;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失范行为,“孩子的谎言”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任其“野蛮生长”,难免会给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孩子的谎言”,家长们不能一味地指责与批评,而是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不论是做错事逃避惩罚,还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愿望,抑或想通过说谎获得赞赏和认同,孩子们尽管采取了一种剑走偏锋的表达方式,其利益诉求却不容忽视。
“孩子的谎言”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短板与不足。一位沉迷打游戏的初中生花掉了早餐费和零花钱,却编造了情节生动的“被抢故事”,为何?说实话会被父亲打,说谎言或许能够“逃过一劫”。倘若对自己教育和引导能力有信心,家长又何必上演“棍棒教育”。
谎言就像肥皂泡,经不起阳光的照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谎言犹如精神家园的“杂草”,需要及时清除——生硬、粗暴地拔掉杂草固然立竿见影,却难免会留下后遗症;只有因势利导,既尊重和回应孩子们正当的利益诉求,也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重塑和更新,当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孩子的谎言”生存空间才会越来越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