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观点1+1

“掐断”医闹讹钱路,疏通正当维权渠道

蒋萌
2016年04月01日16:01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掐断”医闹讹钱路,疏通正当维权渠道

背景:3月30日,国家卫计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医疗秩序工作的通知》,明确医疗纠纷责任认定前,医疗机构不得赔钱息事;对多次到医疗机构无理纠缠或扬言报复的患者及家属群体,列清单重点关注。

京华时报发表舒天烈的观点:医生遇到大喊大闹的情况,往往都会束手无策。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度要得到更好地执行,需要警方及时、有效地介入,也需要院方有预案、有组织地处理。从这个角度看,即便现实不一定总是符合制度的“想象”,但从最开始就让医生有“不服软”的底气,才会让问题的解决朝着“一断于法”的目标前进,而非一赔了之。从以制度涵养文化的角度看,无论是“滋事行为制止前不得调解”,还是“纠纷责任认定前不得赔钱”,指向的其实都是“私了”。这样的“私了”多了,会助长医闹的行为,让“事情闹大了再说”成为一些人的“路径依赖”。同时,也会让医生心里窝火,久而久之会进一步破坏医患信任,让医患关系陷入恶性循环,更会滋生社会的戾气。

新京报发表观点:一个完整的医疗秩序维护网,理应覆盖事前、事中与事后。加强医疗纠纷调解体系建设,疏通医疗纠纷司法救济渠道,乃至深入推进医疗改革,逐步解决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探索推进医疗责任保险等风险分担机制等,都是医疗秩序综合治理的应然内容。不过,“未定责任不得赔钱”仍是末端施治,在既有的多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等“通知”“意见”之外,要彻底解决医闹问题,还需有关方面继续区分出这些规定中涉及的立法责任、司法责任、行政责任与社会责任,并做好法律法规无缝衔接,将这些责任置于法律框架下理顺。这将更加合乎法治要义,最终以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打击“医闹”,让医疗纠纷走向依法解决的正确轨道。

小蒋随想:医疗纠纷中,存在泥沙俱下的情况,这给有关问题的审视与处理带来诸多变数。现实中,确实有患者家属不理性与职业医闹讹钱的情况,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引发暴力冲突。同时,也有医院方面存在过失、掩饰并推卸责任的情形。而且,当下缺少独立的、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查与鉴定机构,导致医患双方常常各说各理、鸡同鸭讲,患者怀疑医院的上级主管部门为下级背书、调查未必客观公正。在此情况下,某些患者与家属禁不住职业医闹的蛊惑,委托后者为自己“维权”。此番,国家卫计委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是为了维护医疗秩序、打击职业医闹。然而,这也可能令某些患者产生医院有管理部门“撑腰”、患者权益会不会遭遇“官官相护”式侵犯的担忧。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公正地厘清孰是孰非,仍然需要培育独立的医疗纠纷鉴定机构,完善司法救济体系,打通正当维权渠道。

“低俗诅咒”标语暴露管理者“羞处”

背景:这两天,福建龙岩本地论坛、微信朋友圈流传一条“雷人”的禁毒标语:做麻黄碱,生孩子不长××,落款为南山镇党委、政府。镇领导称,为配合全面推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6·27”工程,该镇制作了这条禁毒宣传标语。这样的措辞朗朗上口,更通俗易懂,希望达到一个好的宣传效果。

华商报发表马涤明的观点:宣传标语应该文明宣传、合法宣传。政府的宣传标语更要注意形象与公信的问题。如此“朗朗上口”的恶俗标语,简直就是泼妇骂街。为了规劝大人们不要制毒贩毒,就拿无辜的孩子说事,这种诅咒是否无意间暴露了公共治理层面的某些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值得商榷。官方标语为达到抢眼球效果,不惜借助各种“雷语”,甚至不忌低俗恶俗,在抢到“眼球”的同时,也严重损伤了政府形象。如果说,宣传标语的设计策划,是透视官方思维方式或官员价值观的一个洞孔,则某些“雷人”标语和低俗措辞,暴露了一些官员的素质和品味。透过“雷人标语”,官方是否应当反思官员作风、行政文明等问题?

京华时报发表杨芃的观点:其实,类似的雷人标语,我们见得太多了。比如,“上午烧秸秆,下午就拘留”;再如,“乱扔垃圾者畜生”。这类标语往往用词绝对粗暴,或威胁、或诅咒、或粗俗,不文明也没效果。试问,哪个毒贩子,会因为这样一条标语就改头换面?可是偏有一些地方政府或一些基层工作人员乐此不疲,为什么?真是为了“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吗?未必。张贴标语,至少表明自己在做事情,既是做给上级看,也可以安慰自己,至于效果如何并不在优先考虑之列。

小蒋随想:此类标语,不光是低俗下流,还在宣扬因果报应。在强调法治与文明的社会,一级管理者试图通过诅咒恐吓制毒分子,算不算是“开倒车”?将不文明标语置于公共场合宣扬,会对文明构建产生怎样的示范?表现出如此素养,当地管理者不光露怯,更令自己蒙羞。许多毒贩为了暴利连掉脑袋都不怕,以制贩毒养吸者泯灭人性、与家人决裂,这种标语对他们更是不伤皮毛。简言之,官方的阳光宣传对阴暗者无意义,若官方以低俗应对丑陋又是自降格调。打击违法犯罪,动真格的比动嘴皮子管用。管理者与公众打交道,还须学习沟通的艺术,遵循公序良俗。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