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观察:书香,在丝路流淌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我国及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各国加强文化交流提供了新契机
|
“中国书坊”抢眼
市场需求大增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十七届开罗国际书展上,一座充满中国特色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建筑物两侧的墙壁上,用中阿两种文字书写着“一带一路”“建交六十周年”“文化年”等中埃关系中的热门词语,这里便是“中国书坊”。据五洲传播出版社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姜珊介绍,“中国书坊”将作为今后中国馆的名称,常驻开罗国际书展。
书展期间,“丝路书香·中国书架”项目正式启动。在“丝路上的中国与埃及:中埃关系走向”论坛上,中埃专家就丝绸之路对中埃关系的影响、“一带一路”下中埃未来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埃及文化部部长赫尔米·纳木纳表示,“在此次书展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无疑是耀眼的明星,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发展经验、发展道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埃及愿意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向中国学习相关经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沿线国家渴望了解中国和加强文化交流的呼声日益强烈,相关图书的市场需求大增。在中东,根据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2010年签署的《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合作备忘录》,截至2015年8月,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已将《埃米尔之书:铁门之旅》《不可能的爱》《悬诗》《日月穿梭》《文学和文学批评》和《阿拉伯女骑手日记》6部阿拉伯文学著作翻译成中文出版。同时,阿方也相继出版了《中国道路》《当前中国经济热点18个怎么看》《手机》《一句顶一万句》《安魂》5部中国图书。
在第二十四届新德里国际书展上,中国主宾国活动是创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主宾国活动。中国代表团带来了5000多种、1万多册精品图书,举办了近70场出版和文化交流活动,中方出版商同外方共达成588项版权协议及172项合作意向,还举办了印度经典《苏尔诗海》、印度总理莫迪自传《草根总理——莫迪》中文版首发式。同时,建筑类图书《木结构设计手册》、汉语教学类图书及杂志《汉语世界》《新概念汉语课本》、印地语版中文原创绘本及儿童图书等受到热烈欢迎。
在第五十九届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期间,中国文化类、历史类、艺术类图书最受当地读者欢迎,“中国著名神话故事绘本”系列深受当地学生喜爱。塞尔维亚阿尔贝托·普拉斯出版社获得了“当代中国”丛书塞文版权,还希望进一步引进“中国文化”和“中国经典故事”丛书的塞文版权。
在俄罗斯,当地出版界对中国图书的兴趣不断增长。俄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及《论语》《老子》等古籍经典译本、《酒国》《笨花》《茶人三部曲》等当代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俄各大书店。
在南非,非洲首家综合性中文书店新知集团南非约翰内斯堡华文书局半年前开业,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莫言系列作品以及《汉字描红》等图书受到广泛关注。
辛苦不言而喻
感动欣慰常在
近年来,中国图书走出去步伐加大,成果显著,凝聚了中外出版人的辛勤与汗水。姜珊从事中国图书走出去工作多年,和数十家大大小小的外国文化机构打过交道,结识了几百个肤色各异却同样热爱中国的朋友。回忆起工作中的点滴故事,她坦言,从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工作,辛苦不言而喻,但感动常在、欣慰常在。
尼泊尔当代出版公司总裁凯兰·高塔姆出生在一个和中国渊源颇深的家庭,他的父亲曾作为尼泊尔编辑家协会主席多次访华。凯兰继承和发扬了父亲的出版事业,与中国出版界开展了广泛合作。2015年,五洲传播出版社启动《我们和你们:中国和尼泊尔的故事》图书出版工作,凯兰成为英文国际版的总协调人。
项目刚启动,尼泊尔就遭受了严重地震灾害,饮用水、电力、燃油、交通都特别困难,凯兰一家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但他始终坚持按原计划推进图书项目。凯兰表示,在尼中建交60周年之际,顺利推出图书是中国人民送给尼泊尔人民的一份大礼。最终,该书中文和英文版均顺利完成。在书中,中国前驻尼泊尔大使曾序勇等18位中方作者、尼泊尔前首相基尔提·尼迪·比斯塔等13位尼方作者分别讲述了各自关于中尼友好交往的经历。王毅外长和时任尼泊尔外长潘德分别作序,现任尼泊尔总理奥利专门致信祝贺。今年1月,该书在加德满都举行隆重首发式。
越南胡志明市国立大学所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的中文系副主任张家权是一名“80后”,他出生在越南的一个华裔家庭,从小学习汉语,并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6年,获得了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甲骨文。学成归国后,张家权在自己的母校任教,尽管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他仍然笔耕不辍,在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化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至今,他在越南《西贡解放日报》(华文版)、越南《劳动者日报》(越文版)、《越南华文文学》杂志发表300多篇文章和报道,编著图书5本、翻译10余本,其中他翻译的《中国汉字》一书,被指定为越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材。
塞尔维亚阿尔贝托·普拉斯出版社成立时间不长,但多次被评为塞尔维亚最佳出版商。该社曾引进五洲传播出版社的《历史之旅》一书,在塞尔维亚颇受欢迎,并被多家当地媒体报道。该书介绍了中国历史大事件的发生地或相关地,具体刻画了历史遗存、历史人物,尤其适合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兴趣的外国读者。在《历史之旅》、“当代中国”系列8册之后,双方又开始“中国文化”10册的合作。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路书香工程的资助下,这套书的塞文版有望在2016年底和当地读者见面。在贝尔格莱德书展上,社长雅各什先生说:“双方的合作,使塞尔维亚读者有机会接触中国文化宝库中的这些瑰宝。”
作品种类繁多
借力数字出版
从中俄互办“国家年”开始,借助随后的“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再到今年开启的“媒体交流年”,中俄人文合作正大踏步前进。俄民众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关于中国的各类书籍作品也成为俄出版商渴求的香饽饽。俄罗斯“汉语热”高温不减,俄政府正力促汉语纳入俄国家统一考试科目。越来越多《汉语会话手册与词典》《基础汉语》《汉语伙伴》等教材和工具书进入俄中小学生的书包,不少成年人也纷纷认真研习各类教材。俄东方文学出版社社长阿尼盖耶娃告诉本报记者,东方文学出版社成立59年来,中国文学作品的引进占据了重要地位。从古代诗歌到当代小说,从经史典籍到报告文学,中文作品深受俄读者青睐。通过这些书籍,一个崭新的中国形象走进了读者的脑海。
英国帕斯国际出版社只出版中国学者撰写的学术书籍,它的口号是“出版来自中国的关于中国的书籍”。公司创办者保罗·古尔丁一辈子从事图书出版工作,曾在新加坡工作13年,彼时他的工作是将西方出版物推广到亚洲市场。正是长期在亚洲工作的经历让保罗对亚洲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2002年退休回到英国,保罗开办起私人出版公司,主要经营将亚洲地区学术书籍翻译引入英国市场。据公司业务拓展经理蔡萌迪介绍,帕斯卖得最好的书有两类,一是热门话题,譬如中国国际关系、中国经济与商业等,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的《中国国际关系》系列丛书卖到60多个国家,最新话题类书籍《中国如何看待恐怖主义》非常热门,《来自中国的全球IT解决方案:华为的故事》也十分受欢迎。另一类是稀有研究,譬如即将出版的一本介绍藏文字的书。
蔡萌迪切身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有一次,她带着《梦溪笔谈》英文版书籍参加活动,一位英国老先生看到书后非常高兴,直呼“终于有英文版了”,原来他早早便听说了此书的许多故事,买到英文版让他很开心。蔡萌迪表示,中国学术书籍引入外国市场并不容易,尤其翻译费时费工,提高中国学者在国外学术界的知名度也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期待中国学者更加积极主动走进国际市场。
伴随着出版业的数字化浪潮,中外出版机构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合作也成为了新亮点。
2015年的开罗国际书展和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国际书展期间,有近30家阿拉伯地区出版机构签署协议,加盟五洲传播出版社研发的“that’s books”阿语电子阅读平台,授权图书3000余种。经过一年发展,平台已经基本实现在阿拉伯地区落地,与80多家阿拉伯地区出版商签订了授权合作协议,与阿拉伯地区70%的出版商达成了数字出版合作意向,已获得6500种阿语本土数字内容的授权,成为阿拉伯地区电子书品种最多的数字阅读平台。埃及出版商协会数字出版部长谢里夫·白克里在开罗书展上指出:“阿拉伯的数字出版业正在为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进行尝试。中国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发展经验非常值得关注。”
注重翻译质量
提升文化影响
近年来,我国出版业先后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外图书互译计划、丝路书香等八大工程,打开了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物市场。中国出版业走出去对中国文化整体走出去的推动作用巨大,尤其是在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效果尤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学院副教授刘欣路认为,近年来,阿拉伯世界“向东看”倾向明显,加强与中国各领域友好合作的愿望强烈,以丝路书香为代表的走出去工程顺应了中阿关系发展之需,有助于阿拉伯世界正确认知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助于获得阿拉伯世界对中国内外政策的理解,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据刘欣路介绍,在以丝路书香为代表的图书走出去工程中,翻译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证原著的内容不丢失、思想不走样、可读性不减弱是能否获得市场成功的关键。为保证质量,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中阿译者合作翻译。刘欣路所在团队此前与埃及著名汉学家、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穆赫辛·法尔加尼合作翻译了多部作品,其中仅为审校《诗经》就互通了近200封邮件,最终获得读者的认可,埃及最高翻译委员会、约旦大安曼市文化局等机构已决定引进阿文版《诗经》。
正如2015年度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奖得主、著名译者艾瑞克·阿布汉森所言,这个世界实际上不存在一个文化中心舞台,而更像是一个卡拉OK厅,里面每个大大小小的包间都是一个文化圈,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不是所谓的“登上国际舞台”,而是要在包间串门的过程中慢慢提升知名度和认可度。丝路书香等文化走出去工程,都应当重视供给与需求的对接,考虑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唯此才能在激烈的国际传播竞争格局下获得关注,让丝路撒满书香。
(本报记者王云松、林雪丹、李应齐、李潇、叶娟采访整理)
图片说明:
图①:第四十七届开罗国际书展上的“中国书坊”。
本报记者 王云松摄
图②:1月9日,印度儿童在第二十四届新德里国际书展上观看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展示。
新华社发
图③:俄罗斯汉学家魏德汉的办公室内,书架上摆满道家著作,其中包括他的译作。
本报记者 林雪丹摄
图④:英国帕斯出版社国际业务拓展经理蔡萌迪展示该出版社2016年的书目。
本报记者 李应齐摄
版式设计:刘 慧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29日 2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