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有所想所求”就应“为他们服务”

习近平8日上午参加湖南省代表团审议,强调要补齐民生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国内考察“路线图”覆盖了不少贫困村。总书记说:“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过的每个地方都要抓反馈。有关部门都派人去看过,有的打招呼,有的不打招呼,看到是在认真抓落实,这很好。”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民为本,民有所想所求,我们就要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3月8日新华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这简单的四句话,彰显的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诠释的是“公仆”情怀。尤其是在补齐民生短板的问题上,尤其需要这样的民生观。
民是国之根本,国之基石,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向背,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只有根基在才有党的事业和工作。
“抓工作像狗熊掰棒子”这就是一种为官不为,看起来像是在干事,但是只存在于数量上,到最后一件事也没有干成,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工作方法显然是不能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有如何能谈得上满意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要坚持以民为本,民有所想所求,我们就要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这是一种服务意识的体现,更是一种“公仆”精神的要求,需要干部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的老百姓常说一些党员干部:“说得比唱的好听”。从这句话中透露出来的不仅仅是干部工作不落实,更是一种失望,只占位置不干事的党员干部群众看到哪里会有好听的话。要改变群众的看法,还是需要党员干部在一个“实”上着墨,挽起裤腿子,甩开膀子,用实干说话,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心系百姓,心忧民生”因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最常态化的工作底色,执政为民就是需要干部能够解答老百姓的“所想所求”,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立足本职,让老百姓期望的每一件事有回音,担当责任,用实际成效向群众上交成绩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