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
两会“好声音”:民营企业家不是“拉拢腐蚀干部的坏人”

民营企业家不是“拉拢腐蚀干部的坏人”
好声音:“我们民营企业家不是拉拢腐蚀干部的坏人,我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良知的中国人。”——全国政协委员、新长安集团董事长蔡世杰建议各级政府要把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作为考核干部的指标,呼吁政府官员放开胆子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
小蒋说:国企出现过腐败蛀虫,民企也有“永不行贿者”。企业家姓公还是姓私,与品格好与坏、罪与非罪没有必然关系。真正的焦点在于,权力本身有没有受到制度约束与民主监督,权力者使用权力时是出于公共利益还是个人私利。落马贪官常将自己犯罪堕落归咎于“被拉拢腐蚀”,这首先是试图卸责脱罪,也是对自身贪念与滥权的回避。至于民营企业家,也要遵纪守法,别指望“超国民待遇”,面对不法干部吃拿卡要,是就范换取“特批”,还是勇于正义举报,是对良知的真正考验。执法部门接到有关举报,能否顶住“权力干预司法”,能否坚决捍卫法治的神圣,将为社会树立导向标杆。
农村“撤点并校”带来上学难,咋破解?
好声音:“调研的村庄本来有一个小学,有四个年级,一共二十多名学生。但随着撤点并校,现在村里的孩子们只能到远在15里外的唯一一所乡小学去上学,由于这所小学没有寄宿条件,不少学生的爷爷奶奶只能在学校附近的农户家租房陪孩子读书,这无疑加重了这些贫困农村家庭的负担。”——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衡阳市王一集团实业有限公司配送班班长欧阳赏莲建议“加大对乡村学校的建设扶持力度,改善学校的寄宿条件,在乡村学校附近推广公租房制度”。
小蒋说:这再度反映出乡村的空心化。撤点并校是源于单个小学的生源严重萎缩,旨在将零散的孩子们“凑”到一起,把基础薄弱的多个学校拧成一股粗绳。但这一举措也导致,许多孩子无法就近入学。搞寄宿制学校是一个办法,但管理好一群年幼的孩子的“衣食住学”并非易事,留守儿童见不到爸妈已然是亲情缺失,如果连祖父母也总见不到,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不可小觑。所以,我们仍要呼吁,如果孩子的父母进城打工,各级管理者还是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随父母进城并在城里入学。从长远角度,小城镇建设、移民搬迁、帮助农民“升级”为市民,能够解决“撒胡椒面”式管理的低效与粗放,也是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这之中,也要具体情况针对性处理,切忌拔苗助长、侵害农民权益。
建立“托幼所”,软硬件准备好了吗?
好声音:“孩子没人带、找工作难等,是阻碍城市女性生二胎的最大原因。”“建议立足于社区,建立针对0岁-3岁儿童的托幼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建议设立“托幼所”。
小蒋说:在好幼儿园“一额难求”的当下,“托幼所”的设想对家长而言,更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感。相对于幼儿园,“托幼所”的要求更高。0岁-3岁的孩子往往一刻都离不开人,所以“托幼所”与传统的“幼教”存在很大区别,相关的人员培训与资质认定恐怕要调整规范。社区“托幼所”是否如想象般“就近”,规模应该搞多大,也是需要审慎思量的问题。从想法到实施,要有一系列软硬件的支持,涉及婴幼儿更当考虑周详。
![]() |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不断。国是看似高深,实则关乎细微。民主献策与监督,推动社会不断变革,体味发展与进步,努力实现中国之梦。网友七嘴八舌,小蒋三言二拍,说两会最声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