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观点1+1

取消医院现场挂号能“搞定”号贩子吗?

蒋萌
2016年02月22日16:14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取消医院现场挂号能“搞定”号贩子吗?

背景:北京市卫计委针对辖内医疗机构中出现的号贩子问题,再出新招数:在2016年年底以前,北京市的22家市属医院将全部取消现场放号;非急诊的患者,需要预约挂号或是转诊而来才能就医。

新京报发表郑山海的观点:多年来笔者一直呼吁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如今制度真的出台,笔者却又隐隐生出几丝疑虑。首先,如何构建预约流程。我们知道,接待转诊就牵扯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这中间需要一个操作性较强的转诊流程。据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统计、测算,去年来北京就医的外来流动人口,日均约70万左右。京外的人员到北京市属医院预约就诊,也需要有相应的路径设计。如有必要,国家层面可以建立一个面向全国的预约就诊体系。其次,如何规范候诊过程。相对于我们国家大医院人满为患,国外大医院则要祥和许多。但这是有代价的,很多患者需经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等待。这样的等待方式,如何让大家接受,也是一个问题。有关方面也需要防止,为了尽快预约成功而产生新的寻租机会。其三,如何强化急诊分流。由于新的挂号方式只针对非急诊患者,这就意味着对于急诊患者可以网开一面。但是,什么样的病情符合急诊患者的标准,目前并不明确。这些年,北京各综合医院的急诊患者也是常年饱和,患者在救护车上迟迟找不到床位的事情也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一时无法预约或者转诊的患者,如果纷纷选择急诊就医,恐怕会对现有的急诊体系造成极大冲击。在此之外,相当重要的是,社会就诊观念需改变。美国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医疗机构叫梅奥诊所。有一份调研结果显示,很多被调查者都认为自己的疾病还没有到必须去梅奥诊所就诊,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这与我国无论疾病大小,一定要到大医院就诊才感觉“幸运”,是完全不同的就诊理念。

小蒋随想:对于全部取消现场放号,我有一些疑问。根据我以往的挂号经历来看,通过网络与114预约,有很大可能没号可挂。如果起个大早去医院,现场挂号的成功率则较高。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医院过去只是将一部分号源放到网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号源被留给现场放号,由此导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可否认,全部取消现场放号,网上挂号与114挂号将获得全部号源,预约挂号的成功率似乎应比以前更高。但一个问题随之而来,既然火车票的票贩子能够利用高速网络专线与专业抢票软件占得先机,那么医院的号贩子会不会“照此办理”?考虑到知名医院的专家号永远没有“淡季”,号贩子的逐利冲动比票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网上挂号会不会长期出现“抢号大战”,奇葩验证码之类争议会不会再现,并引发公众吐槽?如何确保网上预约挂号的公平性比现场挂号更高?另一方面,不要以为只有大医院的专家号难挂。事实上,一些专科医院的普通号一样很紧俏。像牙科疾病、中医治疗,本就不存在逐级转诊。全部取消现场放号,不会减少一些专科医院的门诊压力。如上文所言,国外的逐级转诊使很多患者需经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等待,才能获得由“大医生”诊治的机会。这样颇具僵化色彩的机制真的没有弊端吗?对急重症患者而言,能否设置优先排序机制?又该如何避免优先排序不被用于寻租?如果答案并不确定,患者会不会宁愿选择虽昂贵却有效率的“特需专家号”?世上不存在完美的机制,尤其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管理者在实施某种新政时,应当充分考虑其中的利弊,努力扬长避短。

高冷“引力波”咋成“互掐群殴”导火索

背景:近日,一段下岗工人郭英森五年前参加求职节目的视频又一次火了,某微信公号如获至宝,编发了一个十万加的标题,“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

新京报发表胡涵的观点:“首提引力波”,暗示人家领先欧美科学界五年;“遭嘉宾嘲讽”,意在撩拨嘉宾为代表的“精英”与草根的对立;而“欠他一个道歉”,似乎他真的获得了不公平的对待。可要我说,嘉宾们当时错就错在太耿直,而没有展现出良好的公关素质。嘉宾的确对人不够尊重和耐心,但说实话,郭英森的理论,的确也并非科学。郭说,我的理论能“让人的生命无限延长”,再配上后面的几张图示,再明白不过地证明了郭的研究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他提及引力波,不等于就是引力波的首创者(不然爱因斯坦要哭了),无非是借用了物理学里的概念,来推导出自己那个荒谬逻辑。种种迹象表明,郭英森在假想的科学世界里走得太远。不过,我对当年这个节目组的意见更大。在初审选手时,他们不可能看不出来郭英森有问题(如果真看不出来,他们还真没资格帮别人求职)。最大的可能是,他们觉得这个人可以提高收视率。综艺节目提高收视率,不就是靠“奇葩”吗?原本我以为,很多“民科”虽然荒谬,但闭门造车基本于公众无害。但鸡汤业越来越不分青红,所以我只能再次呼吁:请郭英森们放过科学,请这些营销者们放过郭英森吧。

小蒋随想:对于这件事本身以及上文中的观点,网络上的留言踊跃、争议不小。坦白说,我对物理也是“门外汉”。仅从舆情上分析,相当多人吐口水其实都蕴含反智反权威的味道。一些人或许也不懂得物理与数学,但对某些自诩专业人士者的憎恶却是极为鲜明的。有质疑与批判精神,对社会发展与人文进步本是有益的。可某些专家自己就是“半瓶醋”,一些言论的不靠谱也招致“砖家”的骂名。同时,某些自诩草根的人也存在偏激性,陷入了“草根儿皆正义,反智全没错”的怪圈。当这两伙人“互掐”,情况往往是鸡同鸭讲,专业与伪专业被搅合得稀里糊涂,意气用事的口水仗成为主旋律。这样的争议乃至谩骂与科普无关,与敦促学术进步不沾边,最后只剩下一地口水。而在骂声中,骂名照样可以获利,挨骂者还在嘚瑟并乐此不疲。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