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大昭评论:足球融于教育,方为希望所在
中国足球重新融于教育,虽晚,却是希望所在
寒假未尽,广西钦州几所学校里进行的中国中学生足协杯赛显得很冷。一方面是气温骤降,寒气袭人;另一方面,来自各地中学的100多位校长、体育老师和足球教练聚在一起,交流开展校园足球以来的所想所为,冷静探讨体育教育的相关理念和思路。他们不因几年来校园足球的明显起色而将未来之路看得平坦,也不因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难题而困惑。足球教育并非新鲜事物,在中国却像是全新概念,的确值得深思。
与中超俱乐部一掷千金相比,校园足球的资金、场地、师资、竞赛等,都格外受到珍惜。成立于2004年的中国中学生足协积极构建全国中学生足球活动的平台,让开展足球运动的学校得以展示,让学生们感受足球带来的激情与欢乐。这个足球组织已有会员学校154所,本届比赛48支参赛球队住在学生宿舍,吃在学生食堂,赛在学校球场。钦州一中200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许多教师开私家车来相助,寒风中观战助威的当然也是学生。年年岁岁,此项赛事办到了第十五届,办到哪里,就给哪里的东道主学校带来一个不寻常的寒假。
与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四级联赛相比,中国中学生足协只是教育系统内的社团组织,虽然从来就不存在两块牌子、一拨人马的情况,但十几年办赛无拨款、无指令,全凭校长、老师对足球的满腔热心和对体育教育现状的担忧,长年坚持课余训练、假期办赛,放弃一个个寒暑假,换来学生们在阳光下成长。中国足球不强,本不是他们的失职,却让他们更加发愤。中国教育走偏,本不是他们的过失,却让他们更加勤勉。
他们是园丁,哪怕自己的耕耘始终没能长出参天大树。他们是伯乐,哪怕精心的培育始终没有飞出千里马。他们有时也会像常人一样对条件有所抱怨,对环境有所不满,但始终不离不弃,撂不下那些一天天长大的孩子。自己未竟的事业唯有传承于一届又一届学生,相信“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中国足球重新融于教育,虽晚,却是希望所在。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16日 1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