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观点1+1

“行政逼捐”透支公信力,债多了不愁?

蒋萌
2016年02月03日16:01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行政逼捐”透支公信力,债多了不愁?

背景:日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有企业曝出镇政府通知捐款的红头文件。在这份强调以指令性捐款为主的文件中,列出了以镇领导为负责人的捐款计划表,其中涉及政府机关、派出所、村委会、镇企业在内的50余家单位,捐款计划在1000元到2万元不等,总额27.8万元。位于该镇的企业称生存艰难,不愿捐款但又不敢不捐。

新京报发表张海英的观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自愿捐赠”是客套话、是幌子,实际上还是指令性捐赠。不信?你自愿不捐试试?尽管当地有关方面表态称,绝不会找不捐款者的麻烦。但聪明的人都知道,现在不找你麻烦但给你记着这笔账,在你求领导办事的时候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所以经济再困难,恐怕也要按文件要求捐赠。窃以为,“指令性捐赠”之所以老不落幕,首先就是因为权力任性。无论是“公函求情”、还是“文件逼捐”等,本质上都是掌握决策权的有关领导太过任性。红头文件代表着权力、代表着形象。因此,有必要把“红头文件”、“任性权力”彻底关进法律法规的笼子,凡违规者必须严肃追责。

京华时报发表李记的观点:在当地,类似公然逼捐不是第一次,在善款透明使用的问题上,相关方面更是“说不清道不明”。郭村镇民政办称,捐款计划表中的数额是27.8万元,但实际只接收到捐款几万元,具体数字不清楚……捐款既已结束,却连具体的数额都不清楚,这真是咄咄怪事。虽然有“郭美美事件”的倒逼,但国内慈善环境、慈善制度的改善,并没有达到让公众满意的程度。这其中,有“官办慈善”改革举步维艰、尾大不掉的原因,也有类似政府主导的逼捐,频频伤害公众慈善情感、侵害公众慈善意识的原因。相当部分的公众,就是在这种慈善环境、慈善制度进步乏力,而耳濡目染、切身经历的逼捐事件让他们“伤透了心”的情况下,愈发变得心灰、失望。

小蒋随想: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公立慈善机构公信力不足,社会性捐赠积极性不强,行政命令式逼捐频频出手,变味儿的慈善愈发被各界诟病……某些管理者明知社会不满,但摊派惯了的权力不愿罢休。这一方面是因为习惯性的逼捐已成为“计划内收入”的一部分,如果不搞,某些事就会沦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逼捐与惩处似乎从未挂钩,“初衷良好、方法不当”根本不叫事儿。由于有关账目通常不公开,外界无法证明捐款是否被滥用,质疑仅仅是质疑。就是在这种混沌中,一些逼捐还在明目张胆地进行,一些钞票还在不明不白地“奉献”。没人敢自愿不捐,印证了限权的乏力。公信力继续被透支,说明某些权力者自认为“债多不愁”。

“被宰者自相残杀”是如何炼成的?

背景: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投诉在云南丽江束河古镇吃饭遭遇宰客。他们一行人点了6份炒饭,2份米线和7听可乐等,共消费248元。清单上显示,其单价分别是:可乐8元,炒饭22元,米线16元。有些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投诉不仅没有博得同情,反而引起了网友吐槽:吃顿饭人均30元还嫌贵?穷就不要出门旅游了!

中国青年报发表毛建国的观点:不少网友对这则投诉不以为然,甚至挖苦嘲笑。看起来这是对“宰客”的定义和理解问题,在其背后可能透露出一种迹象,那就是“宰着宰着就习惯了”。对这起投诉的不屑一顾,甚至反唇相讥,让人想到了“温水煮青蛙”。表现为,在长期的旅游“高价”熏染下,舆论已经对“宰客”失去了一定的警惕之心,自觉不自觉地抬高了“宰客”的门槛。这就好比在一个不正常的环境里,大家长期经受雾霾的考验,已经失去了对蓝天白云的习惯和印象,以至于在心理上削弱了痛苦感,如果雾霾不是那么严重,根本就不觉得是多大的事。这种心理的形成,不好讲助长了“劣淘汰效应”,但在事实上却不利于“良币驱逐劣币”。在旅游文明上,最怕的是“宰着宰着就习惯了”。具体到这起投诉,是否属于“宰客”需由相关部门认定,但仅仅因为价格高得不是那么惊世骇俗,没有达到“天价虾”的标准,从而在心理上选择了淡漠,把矛头对准投诉者,显然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心理倾向。

小蒋随想:这算不了什么,比这狠的、糟糕的、恶劣的多了去了。在这种不以为然的说话套路背后,既蕴含着一种自以为是的傲慢,又表明了“比丑”心理的普遍。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往往也是不良社会现象的受害者。由于被侵权常常无解,一些人心中的无奈郁闷转而变异为一种见多识广的“优越感”,犹如阿Q将自己头上的癞疮视为“人无我有”的荣光。面对别人的抱怨与投诉,一些人反而跳出来抨击“少见多怪”。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是某些权益遭受侵害者向另一群被侵权者发动的无端进攻与“自相残杀”。这样的情形是奸商们乐见的,因为畸高的宰客价反而有被常态化、被认可的趋势。人群心理发生这样的畸形,也映衬出正当维权的渠道不畅与不作为。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