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南方日报:发展民族文化,拿来主义远未过时

施经
2016年02月03日08:44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发展民族文化,拿来主义远未过时

  尽管遭遇“春运档”,《功夫熊猫3》依然刷新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各项票房纪录。

  如同1998年迪士尼公司推出的《花木兰》,梦工厂的“功夫熊猫”系列充满了各类中国元素。以源于中国的故事和元素为框架,背后包裹着鲜明美式价值观的大片,似乎已成为通吃中美两大市场的成功范例。这些范例在国内引起的反应较为复杂,无论人们如何质疑它们对中国文化的还原度,票房上的成功依然刺痛着国人的神经:本国的传统文化却为其他国家所利用。不少文化工作者从中得出结论:开发本民族宝贵的文化宝藏,才是振兴我们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

  我们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之流传不可谓不悠久,智慧之积累不可谓不渊深,但这些不能成为我们文化发展路线完全“内转”的理由,拿来主义在当代依然相当重要。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懂得那么多。如果单纯开发文化遗产即可实现文化振兴,就不得不回答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面对现成的遗产,为何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或许你的答案是“开发方式不当”,如此一来,你不得不继续回答“怎样开发才是正当的”,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没有比梦工厂更好的创意。我们对《功夫熊猫》等美式电影诠释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效果存有异议,认为它们尽管使用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道”“气”等概念,却并未以“中国式”的方式演绎出来。我们感觉“格格不入”,却不能言之凿凿地指出不对劲的具体地方。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通人来说,直觉也多是从国内影视、文学等作品中习得,并非源于自己的文化积累。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已相当遥远,这并不意味着背叛,而是时代变迁使然,所以对于不很熟悉的传统文化不妨采取灵活的拿来,而不是拘泥的还原,先要创作出足够丰富的作品,传统才有重新立足之地。

  我们习惯使用“中国式文化”“中国元素”等词汇,但这些词汇并非像我们想的这么理所当然,相反,它们带有相当大的歧义。在日常会话中,为了表明文化的差异,我们常常以小托大,用一些古老的观念来象征彼此不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和频繁,这些做法早已不足为凭。与其说是不能清晰界定的“元素”划分了文化的差异,不如说是创作者的国籍和民族属性决定了文化种类的不同,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权利。民族荣誉感不能成为拿来主义的绊脚石。同样的题材和思路,由中国公民创作,就属于中国式文化。简单还原传统文化并不能振兴民族文化,只能使其陷于停滞。近几年,我国动漫产业尽管发展较快,问题依然颇多,主要的问题不是产业分工不明晰,也不是制作技艺相对滞后,而是故事题材过分单一、贫乏。贫乏并不足奇,不敢拿来、羞于拿来如何能不贫乏。没有时代的新意识注入,甚至传统文化的富藏只能日渐贫瘠。那么,鲜活的时代意识从哪里找寻呢?从人家那里找寻、从丰富日常经验找寻,甚至不妨从我们超逸的梦境中找寻。

  在一个“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每个角落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若囿于从故纸堆寻觅振兴文化的迷梦,这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面对美国跨文化产业的兴盛,我们需要抱着更为大胆、奔放的拿来主义精神,勇敢地拿来美国式元素、印度式元素、拉丁美洲式元素……,只要我们的文化创作者以当代中国公民的思维操作手中的材质,他就是在为民族的文化工程添砖加瓦。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