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青年观:让新生代农民工的选择别那么沉重

长  余
2016年02月02日04:3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过年回家,手里拎着大包小包,脸上挂着笑容,心里装着喜悦,对于老一辈那代人来说,这就是满满的获得感。然而,对于80后、90后等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这种获得感来得并不那么容易。

  不同于老一辈农民工,挣足了一年的工钱、能够回家和妻儿团圆,就很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比父辈们更宏大而执着的梦想:在城市扎根,成为这个城市的“新市民”。

  通向梦想的路途充满艰辛:工作起点低,大多数都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收入不高;工作稳定性差,缺乏职业技能培训,上升空间有限;劳动权益缺乏有效保障,频频遭遇不平等待遇;不少是独生子女,婚姻、家庭压力较大,有的家里还有留守儿童、留守老人……

  身在城市却没有归属感,向往城市却不易被城市接纳,根在农村却对农村日益疏离。这是小梁的困惑,也是约1亿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集体困境。

  打破这个困境,需要小梁们自己努力,更需要政府、社会一起帮忙。对于政府来说,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等综合改革,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工真正意义上的“进城”,共同分享现代化的成果,是一个需要久久为功的课题。而对于社会来说,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关怀,消除社会对农民工的成见、歧视,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让他们对城市更有归属感,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情况正在逐步改观。小梁反映的“千里迢迢跑回去补办身份证”问题将在今年得以解决,而随着居住证制度、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高考政策等的逐步完善、落实,新生代农民工“进城”的道路将日益宽广。

  当然,进城只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个出路,并不是唯一出路。小梁们对进城梦的执着,也折射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农村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却少有人愿意走回来?农村未来的希望在哪里?

  小梁父母那一代的农民工,即便是工人,也仍然没有丢掉农民的本色。他们挣了钱,终究要回到农村,这片土地仍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在小梁这一辈,这种吸引力似乎已经彻底丧失。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失,只剩下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谁来建设未来的美好乡村?问题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如今,一些农村也在探索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办法;有些在加紧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和农村服务业,培育特色乡镇,在增强乡村地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的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居住的舒适度,吸引更多人来建设美丽乡村。这些努力,让我们看到,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并不对立,“进城”和“回乡”也非别无选择。

  话题回到原点,如何让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多“获得感”?目前,帮助他们“进城”或许是一条主流的道路。但是,对于这约1亿人口的庞大群体来说,只有华山一条道或许是有些风险的。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让他们进,可以居城市;退,可以归故乡。这样或许才能让新生代农民工们在乡村田野和城市灯火之间的抉择不那么艰难、沉重。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02日 19 版)

(责编:王政淇、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