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光明日报:中国青少年足球“必作于细”

殷红博
2016年01月29日08:49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中国青少年足球“必作于细”

  里约奥运会预选赛三战皆负,男足国奥队成为近期媒体热议的焦点。尽管对中国足球的评价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看:但不可否认,中国足球在几十年来并未有实质性的进步。

  在中国足球界,谈到青少年足球,可以说是言必称日本。在青少年培养方面,日本足球作出了很好的示范,正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日本从1993年起就执行足球百年发展计划;足球列为学校正式体育课程,许多学校成立足球俱乐部;市内比赛、县内比赛、大区比赛和全国比赛各个级别都不少,即使是一场普通的小学生比赛,热情观众、电视转播、专业解说也是一个都不少。

  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足协组织赴日考察团不下10个。不缺可供指导的理论,不缺可以借鉴的经验,中国青少年足球缺少了什么?两个字:细节。笔者认为,培养足球后备军正是“细节决定成败”。

  首先是家庭。从儿童成长看,足球运动符合儿童游戏心理学习模式、快乐体验心理发展模式,可以培养优势心理素质、自我控制能力。在欧洲足球强国,孩子一般从3岁就开始踢球,这是启蒙阶段,6到12岁则是小球员发展的最佳阶段,过了这一阶段,很难发生质的改变。“世界上最好的训练营不是拉玛西亚,而是家庭。”寓足球教育于家庭,既能使足球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伙伴,对亲子教育也是多有裨益。与家庭共振,中国足球才能获得群众基础。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享受足球的快乐,一方面要提升家长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另一方面,则需要监督场地、装备的质量,并制定完善的保险制度,保障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安全。

  其次是软硬件。核心问题是两个:在哪里踢球?向谁学踢球?

  球场缺乏,是我国足球发展的硬件软肋。与足球强国相比,我国社区球场建设几乎是空白。有没有办法?武汉市近几年“见绿插足”,在江滩绿化规划中纳入足球场建设。这样的地方创新,应该多多益善。

  在软件方面,一是师资,二是教材。我国体育院校和部分师范专业每年毕业的科班生1000多人,无法满足当下巨大的足球师资需求。如何增强师资力量?自然要广开渠道,比如鼓励退役运动员担任教练,甚至是业余少儿足球教练,更大地扩大青少年足球规模培训。在教材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近日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幼儿足球教材《幼儿关键期足球》,包括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阶段的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类施教,指向的正是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简单粗暴”的弊端。

  再次是前景。对有足球天赋的孩子,要给他们施展天赋的空间。在这方面,德国在大城市建青训中心,并有366个足球基地覆盖全德国,使得每年有60万孩子能够受到球探观察,保证踢得好的孩子被挖掘出来。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校园足球和职业联赛青训两大体系均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细节处着力,影响有多大?去年青运会男足比赛,U18、U16两个年龄段的球员被称为“骨龄一代”。2011年,中国足协开始对1997年后出生的球员检测骨龄,极大地杜绝了年龄造假问题。一处努力,就让多年来影响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痼疾消失殆尽。当这样的细节处着力越来越多,中国足球才会积跬步,以至千里。

  (殷红博,作者系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学家、北京市足协常务理事)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