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读书管见:邪恶之书的命运

闻白
2016年01月19日10:2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根据德国版权法,今年1月1日起,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70年版权过期,将成为“公共领域”图书,第三方无需获得许可即可出版。

  过去的70年,《我的奋斗》的版权归属者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一直禁止该书的出版。1月8日,由众多历史学家增加了3500条权威注释的《我的奋斗》在德国上市。出版方声称不到两天该书便销售一空,陆续收到的订单已经过万。

  目前,这一出版事件引发的争议还在发酵中。毕竟这本书曾被认为是20世纪最邪恶的书籍,它带来的巨大灾难依然如阴影一样笼罩在许多人的心头——《我的奋斗》里的每一个字,使125人丧失了生命;每一页,使4700人丧失了生命;每一章,使120万人丧失了生命。书的再版会不会如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导致纳粹主义、反犹主义复燃?

  与深深的忧虑所对应的是,最新的一项德国民调显示,一半以上的德国人认为不应该禁止该书的出版,毕竟70年过去了,当时思想流行的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民众可以客观对待这本书的内容。也有专家认为,如果这本书的再版依然会导致灾难的发生,那需要检讨的是我们社会本身的进步与否,毕竟一个社会如果因为一本书的出版就导致邪恶的死灰复燃,那只能说明这个社会本身的机体存在可怕的疾病。

  话虽如此,其实各个国家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都禁止过一些思想极端、内容不健康或者与某种宗教冲突的书籍的出版,这个“黑名单”我们可以罗列得很长很长。这其中自然不乏一些当时被当局认为是该禁后来却成为经典而广为传播的书籍,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但如《我的奋斗》这样不折不扣的“恶之花”,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

  单纯禁止这本书的出版是否就会如我们所愿铲除产生这种思想的土壤?还是说一纸禁令反而会让这本书神秘化,诱使人去阅读。其实这70年,虽然德国禁止这本书的出版,但它早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被众多的学者研究。既然它曾经是客观存在,不如直接去面对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非常赞成让它以教材的形式进入课堂。据报道,德国的教师协会已经建议,将注释版的《我的奋斗》作为教材在学校课堂使用,以使广大学生正确看待书中的内容。也许只有用正确的方式打开它,面对它,剖析它,才能免于深深的恐惧与担心。

  书只是思想的载体,邪恶之书自有它的命运。它的命运折射的正是人们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相信德国人对于希特勒、对于他的思想都已经有清醒的认识。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19日 24 版)

(责编:王倩、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