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云起:索要“天价”彩礼的陋习亟待破除

近年来,农村结婚彩礼“行情”暴涨,远远高于物价的上涨幅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导致一些农村家庭苦不堪言,甚至因娶亲致贫。彩礼本是一种传统民俗,是美丽乡村爱情的象征。可如今的彩礼不断攀升、不断加价,使传统民俗蒙上了奢侈、攀比的阴影。(1月8日《河南日报》)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洞房花烛本是人生大喜事。然而,当“天价彩礼”横亘在新人面前时,结婚似乎也夹杂着许多辛酸。据记者在淅川调查发现:目前在部分农村婚嫁成本费起步价平均达30万元,盖新房或买楼房并管装修、家电一应俱全、“三金一冒烟(摩托车)”基本成为婚礼的“标配”,汽车成为婚礼的“高配”。
其实,“天价彩礼”并非只是河南“特色”。2013年6月 4日,一张号称是全国首份的《聘礼地图》出炉。地图上,聘礼最高的地区是上海,需要1套房子、10万元现金;排在第二位的是天津,需要1套房子、6万元现金;东三省、江西、青海需要50万元左右的聘礼。虽然《聘礼地图》的调查范围有限,统计的数据也说不上精准,但婚姻成本的不断上升,恐怕也是无法否定的事实。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彩礼的一路走高,已经不仅仅是面子的问题,而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给儿子准备高达10万元的结婚彩礼,甘肃省白银市的一位六旬老人不得不捡垃圾;在北京务工的韩某因拿不出18万元彩礼,为见女友“被迫”绑架女友同事;因彩礼不够,26岁的小罗被未婚妻玲玲嘲笑,酒后泄愤怒砸ATM机……
我国《婚姻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破除索要“天价”彩礼的陋习,一要培树宣传典型,传递婚恋新风,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变农村落后的婚嫁观;二要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力度,既用法律的力量为相爱男女护航,又不断完善村规民约以移风易俗;三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爱情不是买卖,婚姻不是交易。“望婚兴叹”、“娶不起”,并不仅仅是男性的悲哀,实质上是对纯洁爱情的戕害。莫让飙升的彩礼成为“甜蜜的负担”,更需要每一位青年朋友为幸福勇于抗争、而不是在陋习下迷失自我。
稿源:荆楚网
作者:闲看云起
相关新闻()
(作者:闲看云起 编辑:姬学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荆楚网(cnhubeigw)、最武汉(zuiwuhan01)官方微信。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