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聚焦中国电影如何“出海”

——评《大电影的拓展——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刘 洋
2015年01月02日05: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丁亚平主编的《大电影的拓展——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分析》(文化艺术出版社)是一部资料扎实、内容丰富、富于启发的专著,是“全球本土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研究的最新成果。

  《大电影的拓展》具有鲜明的“文化自觉”立场,不耽于对单极秩序——好莱坞电影的强势地位——做过多比较,而是在国家文化政策层面寻找更加多元的有益经验,在东亚电影中谋求文化共识,更以大华语电影为单位,探寻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经验与路径。

  综观全书,《大电影的拓展》的最大特色在于以“全球本土化”的全新理论视角探讨中国电影面临的挑战。具体说来,就是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条件下,面对全球化的生存压力和西方主导的游戏规则,本土力量如何突围,如何寻找到符合自身利益的话语表达方式。全球本土化强调本土条件对全球化的反馈作用,而不是一味抽象地渲染全球化中的“同一化”,它更强调普遍化与特殊化的融合,认为两者共同起着作用。《大电影的拓展》指出了全球本土化的双向交流、双向传播的特性。中国电影的海外竞争策略,不但需要我国创作者和电影人明确“文化自觉”的主体感,清晰了解国际市场的文化语境和市场政策,更需要在此基础上主动寻找对不同国别、不同文化群体受众的“本土化表达”。

  《大电影的拓展》用一篇篇具体深入的分析报告,指明了全球化语境的复杂性。全球化是一种交流方式,而在这一天平的两端,中国电影和传播对象国电影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又在进行着不断的变换。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电影的拓展》构建出来的参照标准和比较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文化的特殊性到国际传播的有效性,从产业和市场的面向到作品的叙事功能及价值观表达,这些看似独立成章、难以打通关节的研究命题,通过全球本土化的“中型研究”这一理论武器,有机整合,融会贯通,形成了小型百科全书式的研究框架。这些对于商业和文化属性并存的电影艺术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该书认为,全球本土化的情境下,需要我们去除对抗性思维,多思考合作共赢的业态转型。二战后好莱坞进驻意大利,间接促成了“通心粉西部片”和“铅黄电影”的成功,即是全球本土化的成功案例之一。美国3D电影等高科技电影热潮,带动了我国院线建设和类型片发展的刚性需求。《画皮》《西游降魔篇》等魔幻视觉元素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都可以看作是全球本土化的具体表现。《大电影的拓展》也指出,从全球本土化的视角看来,去除“文化焦虑”心理,就需要植根于本民族的审美和文化养成,在批判的同时也要有包容肯定,拓展视野的广度。比如,要看到美国梦不仅是财富梦,也是一种情感表达,价值输出只有蕴含在情感叙事之中才真正有效。情感的力量往往大于单纯的灌输,在批评美国大片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时候,也不应该忽视其对个人责任感的强调。书中虽然指出中国影片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过度倚靠武侠片这一类型,但同时也注意到,武侠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视觉特效和奇观中国,更在于独特丰富的情感叙事和侠义价值观的表达。

  互联网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全新起点,在本土资本对外输出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应该借力打力,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型,从这个角度看,《大电影的拓展》以一种相互融合、共利双赢的理论模式,为中国电影全面“出海”指出了一条别具新意的可行路径。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2日 08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