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高婧:谁来为“中国式礼金”下一道“禁令”?

2014年11月06日10:23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高婧:谁来为“中国式礼金”下一道“禁令”?

  “我们家去年一年收入才2万多元,光送礼就送了近3万元。”重庆市城口县庙坝镇兴旺村村民李习琼谈到“送礼”很无奈地说。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被“人情债”困扰的不止李习琼一人。2013年,城口县庙坝镇共操办各类酒席1063次,收送礼金6300余万元,而全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和才9300万元。(11月5日《北京晨报》)

  严禁公款宴请、禁止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事宜、严禁豪华装修、严控会议规格、禁止公车私用……2013年,被一些媒体称为“禁令之年”,2014年公务员所面临的“禁令”有增无减。大大小小的中央禁令是反腐倡廉、优化公务员队伍的“利器”。而今,愈演愈烈的“中国式礼金”也亟需一道“禁令”。

  所谓“中国式礼金”,就是百姓口中的“随份子”,婚丧嫁娶、孩子满月、乔迁新居、老人过寿、子女升学,甚至朋友之间互相祝贺生日也都要送红包。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中国人送祝福的方式也几经变迁,一路水涨船高。充满温情的“送祝福”如今可谓乱象丛生,逐渐沦为畸形的“敛财通道”。

  礼金数额只增不减,一两百元是普通关系,三五百元正常水平,上千元也是常有;办酒缘由五花八门,租门市办“开业酒”,借老人当亲人办“祝寿酒”,连买只狗都要请人来喝上两盅;邀请对象更是不分你我,七大姑八大姨、朋友的七大姑八大姨,只要能攀上关系的全部请来“随礼”。一年的收入难以抵上随出去的礼金,有人借钱凑“份子”,更甚者贷款筹礼金。

  谈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一则新闻:在某场婚礼结束后,新郎的父母发现了一份特别的红包,里面装的不是礼金,而是一张欠条——“今日王某欠张某200元整,明年本人结婚之日该欠条将自动作废。”笑谈过后也让人回味无穷,今天你给我明日我还你,宴请酒席变为“流动银行”,究竟有何意义?

  奇葩的“中国式礼金”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期待监管部门能够为其下一道“禁令”,彻底根治这股不良风气,切莫再让“中国式礼金”横行霸道,扭曲民众的金钱观。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