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为武汉赢得了“知音之城”的美誉。11月4日晚,武汉市歌舞剧院、武汉爱乐乐团联手将这段佳话带回了其发源地——大型原创歌剧《高山流水》在琴台大剧院上演,为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11月5日荆楚网)
一曲高山流水道尽知音难觅。以《高山流水》为代表的中国歌剧却也走进了少人喝彩、知音难寻的“困局”。融合了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歌剧因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强烈的情感和华丽的舞台成为众多文艺作品中“贵族气息”最浓重的一类。本应被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却少人问津;国外传播的众多中国艺术出版资料中,也很难发现中国歌剧的身影,中国歌剧走进百姓家步履维艰,问题出在了哪里?笔者认为,在当下,对待这个问题不必太过悲观,歌剧的发展正处于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下,只欠东风。
在各种信息铺天盖地涌来的时代,公众文化需求的快餐化、浅层次化特点和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正逐步挤压歌剧的生存空间,娱乐一面倒,高雅艺术却无立身之处。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让社会陷入沉思,“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歌剧的大众化需要这样一种指引,歌剧的发展也正需要做成一个政绩工程、长期工程,这是“天时”之利;中国文明绵延千年,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及传统戏曲的资源和众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是歌剧无法撇开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有西方歌剧的创作技法加以借鉴。中西合璧演绎中国人的故事与情感,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这是“地利”之便;至于“人和”,必定离不开歌剧的作家、导演和优秀演员的培养和挖掘,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找到让歌发扬光大的优秀人才也并非难事。中国歌剧发展的势头正好,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中国歌剧的魅力并不是天方夜谭。
然而要让歌剧更加“接地气”,让老百姓广为熟知,还欠东风。这股风需要需要多种力量的共同助力。当下歌剧单纯通过剧场演出,播出渠道单一,呆在原地等人来看最终导致的是观众的流失。空间和时间碎片化的时代,观众都满足于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娱乐,因此充分利用好网络是关键,比如打造“网上剧院”等。重视网络不是要灭绝传统剧场,而是给传统实体剧场指出一条柳暗花明之路,锦上添花;其次是新媒体的助力,借助微博、微信等客户端实现歌剧知识、剧场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将歌剧和流行元素相结合,潜移默化之中让歌剧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除了歌剧要主动迎合百姓需求之外,大众自身也需要作出努力,欣赏经典要有充分的积淀和宁静的心态,比如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做到雅俗共赏,积极主动的接近歌剧等等。
同时,并不意味着中国歌剧及其创作团队可以静心的“等风来”,在坚守艺术底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歌剧回归大众,在向经典致敬之余积极生产贴近百姓生活的文艺作品,“觅”得更多的“知音”,追求口碑和市场的双赢。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