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韦焕进:“权力进笼”方能扭转官场“圈子文化”

2014年11月05日10:11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韦焕进:“权力进笼”方能扭转官场“圈子文化”

  中央第二轮巡视已晒账单的12个巡视点均发现腐败隐患。其中:巡视组点名批评广西、四川、江苏、河北存官场“圈子文化”。(11月4日《新京报》)

  中央巡视组还详细指出了四个省份“圈子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四川,一些干部通过“打干亲”、“打礼”等方式拉关系,一些领导干部一度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如,广西,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江苏,“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河北,“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并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其实,其他省份必然也存在这些现象,但中央巡视组点名指出的这四个省份,应该是官场“圈子文化”的“典型代表”。

  中国的“圈子文化”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中以经验事实为基础,提出“熟人社会”的概念,以分析传统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结构特征。“熟人社会”是个人情社会,“圈子文化”浓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呈现出“陌生人社会”或“半熟人社会”的特点,但社会的“圈子化“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圈子”越来越成为一个中性词。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离不开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各种大小圈子,学术圈、文化圈、演艺圈、校友圈、朋友圈、闺蜜圈等等,每个人的QQ也有N个“群”。在人际关系中要扮演多种角色,不仅在自己的圈子里“玩”,也要到别人的圈子里去“混”。圈子越多,似乎人缘就越好。以自我为中心,各种社交圈交织着,形成了“人脉网络”,构成了一个人的社会关系,遵守的准则是“法无禁止即自由”。因此,中国的“圈子文化”根深蒂固,完全清除也不符合当前实际,但官场“圈子”有别于一般社交“圈子”。官场即政治生活,涉及的都是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法无授权即禁止”,讲求的是公平正义。搞“小圈子”,拉关系的实质是权力“出轨”,危害大,影响深,必须整点整治。

  扎紧束缚权力的笼子,官场“圈子”就能不攻自破。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圈子”搞封闭式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都离不开这个“权”字,权力滥用、监督乏力,让潜规则大行其道。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办啥事都方便;圈子以外的人,想要办成事,不打点打点是不可能的,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在“打点”和“被打点”中走上了违法乱纪的不归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极端重要的制度安排和法治实践。制度不严密,笼子就有漏洞,权力就有随意出去的空间,“圈子”就能赖以生存。把制度的笼子扎紧织密,权力无缝可钻,形成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会把“圈子”的主要“养分”来源切断,圈内无法外之权,权力无法滥用,便与圈外无异。“圈子”是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不仅要用严厉反腐这种“外科手术式”的途径拆“圈子”,也要采用预防为主的“保健医生式”的方法防止形成新的“圈子”。

  官场“圈子”绝不能成为依法治国的“特区”,还在迷恋“圈子”的官员应该醒醒了,坚持自我,扎实干事,与群众贴近方为正道。扭转官场“圈子文化”,让“官场”成为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的“大圈”,确保依法行政、从严治党落地生根,恢复良好政治生态。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