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有网友上传了一张文件照片,并反映,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最近在河南安阳暗访,但当地一家大型企业早在上月底,就已经搞清了暗访组的具体行程,甚至连暗访组所乘坐车辆的车牌号,都一清二楚。(11月4日央广网)
暗访组行程、车牌企业悉数获知,暗访变成“明察”谁走漏了风声?
首先是环保部有公开的“内鬼”。早在一个多月前,环保部就在媒体上大张旗鼓地对2014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工作进行了宣传。环保部有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把检查的方式、“暗访”的范围、行程、手段等透露给了媒体。比如说,“本次督查将采取先期暗访、后期明察,以及无人机巡查与地面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且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将反馈当地政府并督促依法严肃处理。对严重违法问题,将予以挂牌督办”。甚至把暗访组到了哪里都透露了出来,比如在10月中旬的时候,环保部有关人员对媒体说,“目前,对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市)重点区域的无人机巡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显然,这样的“暗访”变成了“明察”,环保部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其次是当地有关部门充当“内鬼”。安阳县钢铁公司给各部门发的文件中十分明确的说“接市环保局内部通报,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暗访组已到达安阳”。虽后来企业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否认,说是企业为了引起下属部门的重视故意这样写的。但这位负责表示,提前得到相关检查组的行程、车牌号,这是惯例。这就说明肯定是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而且每次这样的“暗访”接到这样的通知是惯例。这就存在这样的可能,环保部暗访组到河南省暗访,可能向河南有关部门打了招呼,把车辆等相关信息向有关部门做了备案。或者说,公安等部门从环保部相关人员住宿登记等信息中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得到信息后,一级一级地进行了“内部通知”和部署,对“暗访”进行了防范。
另外,环保部和省市机关里有“内鬼”。安阳钢铁集团这样的重污染企业,经常与环保部门打交道,肯定在部、厅里有一些熟人。企业又不是“特务”机关,很难想象,在没有内部人员通风报信的情况下,企业怎么能如此精确地自行搜集到中央环保主管部门的信息,居然能够知道暗访的具体行程,还掌握了暗访组的所有行踪、车牌号,这一切听起来实在让人有些匪夷所思。试想,要靠企业自己搜寻这些信息显然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有“内鬼”,要搞到这些信息,那是易如反掌。
实践告诉我们,“暗访”是环保部门查处污染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不打招呼的“暗访”,才能使环保部门占据有利地势,使污染企业偷排原形毕露。但环保部“暗访”过程中,到处有“内鬼”,处处走漏风声,显然这样的“暗访”不能反映各地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不仅不能取到“暗访”的效果,反而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助长一些企业的嚣张气焰。因此,有关部门要彻底查一查这次“暗访”是如何走漏风声的,是谁走漏风声的?捉出其中的“内鬼”,追究走漏风声的有关责任人,才能使“暗访“不再变为”明察“,从而达到治理污染、整治污染的真正目的。(胡建兵)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