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人民的生活,是文艺工作者弥补自身生活经验不足的不二法门。生命体验的深入程度将决定作品思想与艺术水准的高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振。重新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生活发言的能力,是当代学者和作家艺术家的历史责任
●能否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世界文化的精髓,从而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是对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考量
●无论是传统文化底蕴的深厚,还是为人民的文艺传统的源远流长,陕西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创作出更多具有陕西特色、中国气派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关于文艺问题的重要纲领性文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党对文艺繁荣发展的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
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结合陕西的文艺传统和发展现状,有两处让我最受启发。其一,习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其二,在谈到传统文化的时候,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文化大省、中国文艺重镇,陕西具有优良的文艺传统,尤其是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柳青、杜鹏程、赵望云、石鲁等开启的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传统,一直为陕西作家艺术家所传承,同时,陕西也有悠久的历史资源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以给文艺创作和批评以有力的支持,这些都是新的时代需要我们继承和创新的重要方面。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坚持为人民创作的文艺方向
应该为谁创作?创作什么?如何创作?这是文艺工作者亟须明了的重要问题。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以上问题均有明确说明。针对为谁创作的问题,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为人民创作,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在回答创作什么的问题时,习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在国内享有盛誉的陕西作家路遥,他的作品有着极为浓厚的写实成分,是其生活经验的真实写照,而他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均与当时艰难的生存处境密切相关。饱尝生活艰辛的他,有理由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诅咒和不满,但是恰恰相反,他的作品中洋溢的是人间的友爱和同情,是希望而非绝望,是温暖而非冷酷。《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持续20余年常销不衰,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身处逆境而不气馁,以高昂的精神姿态奋勇向前,去改变自身命运,实现自我价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以其高尚的人格与精神境界,完成了对个人现实的超越,从而抵达崇高的审美境界。
针对作家应该如何创作的问题,习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第一代文学陕军的领军人柳青,扎根长安县皇甫村长达14年,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并肩劳作,在人民生活的沃土中,汲取充沛的地气和智慧,终于创作出《创业史》这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经典之作,树立起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里程碑。到人民群众中去,拜人民群众为师,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中汲取灵感,自觉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这是从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延伸而来的创作道路。柳青就是沿着这条道路,实现了一个人民作家的伟大职责和历史承担。
柳青走出的道路,也影响了几代文学陕军。为了写作《平凡的世界》,路遥在铜川陈家山煤矿,多次深入矿井,与矿工兄弟一起挖煤、运煤,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精神需求,创作出深受人民喜爱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浮躁》《秦腔》,也无不体现出作家对于笔下生活的熟悉。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艺术上有追求外,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深入了解人民的生活,是弥补生活经验不足的不二法门。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在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而生命体验的深入程度,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作品思想与艺术水准的高下。以此为基础,文艺工作者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的艺术精品。
发掘传统,传承传统——
彰显与时代同行的中国精神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指明了其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的重要意义。这是从国家和世界文化层面,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思考和判断,是具有纠偏意义的重要观点,对我们今后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后盾。
毋庸讳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较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亡国灭种的危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就成为摆脱落后局面的重要途径,由此形成的今胜于古、西优于中的思维模式持续影响我们的文化观念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一提到中华传统文化,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应该被批判。这种简单粗暴的中西文化观,已经不适应如今的社会及文化现实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振。重新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生活发言的能力,是当代学者和作家艺术家的历史责任。能否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世界文化的精髓,从而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这是考量今天文艺工作者思想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历史赋予这一代人的重要文化使命。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陕西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而如何进一步梳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创作出更多具有陕西特色、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是我们文艺工作的努力方向。为深入展现中华文明,我们正在组织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礼乐中国》《长安》,并计划推出电影《汉武大帝》《司马迁》、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等文艺作品。在创作以上作品时,我们注重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精神,并尝试以中国人的审美思维,讲述中国历史,传承中华文化。这是确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必由之路,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前提。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有力地回答了文艺工作者应该为谁创作、创作什么和如何创作的文艺的根本问题。同时,还从世界文化的高度,强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无论是传统文化底蕴的深厚,还是为人民的文艺传统的源远流长,陕西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应该在继承文艺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时代呼唤作家艺术家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自己的创作,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艺术精品,重塑我们时代的精神品格和艺术境界。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04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