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从“最佳医院榜”看医改方向

2014年11月03日15:24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最佳医院榜”看医改方向

  汤嘉琛

  日前,复旦版《2013年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2013年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发布。上海有21家医院进入全国百佳榜单;全国30个最佳专科榜上,上海医院均有上乘表现,入选者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的公益性项目,这些排行榜在患者选择医院时确有参考价值。正如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所言,老百姓在出现疑难杂症后,就大致有了寻医问药的方向。不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这些榜单中看出医疗领域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明确深入推进医改的方向。

  复旦评出的榜单回答了“中国医院哪家强”的问题,也让我们看清了哪些地区是医疗“洼地”。从这几年的榜单来看,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有加重的趋势,优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而中西部地区鲜有医院上榜。但是,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民众恐怕需要改善医疗保障。

  “最佳医院榜”反映的另一层现实在于,榜单对应的排名几乎也就是看病难易程度的排名。一座城市的好医院越多,一家医院在榜单上的位置越靠前,对各地患者的吸引力就越大,要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不管是“全国患者上协和”现象,还是上海那些好医院不堪重负,都说明当前这种失衡的医疗格局需要调整。

  医疗现实是深入推进新医改的行动指南,“最佳医院榜”明确了改革的方向,能够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医疗事关最基本的社会公平,医疗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亟须改变。尤其在经济日趋繁荣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医学教学、医疗设施配备、医保政策等方面,都应该向中心部地区、二三线城市有更多倾斜和照顾。

  一个比较现实的考虑是,“最佳医院榜”上那些佼佼者,可以在帮扶本地弱势医院、与落后地区医院跨区域合作方面,有更多的行动。当然,这需要医院有更高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民本情怀,更需要政府部门有政策引导。近几年,已有一些试水地方建立“医疗联合体”或与外地医院共享资源,其中一些经验可以推广。

  另一个努力方向是,健全分级诊疗体系,为民众“就近就医”提供便利。当前,由于分级诊疗体系尚不健全,民众普遍“迷信”大医院,有些人哪怕普通感冒也要往三甲医院跑。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大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家门口的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给大医院减负,提高医疗效率,也是医改的当务之急。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分级诊疗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医改工作重点,要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上月初也表示,国家将适时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唯有相关改革尽快落地,才能让“最佳医院榜”不再沉重。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