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广州日报:“下架慢半拍”顽疾应由“法”医治

邓海建

2014年10月29日06:05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下架慢半拍”顽疾应由“法”医治

  记者最近从统一企业中国公司了解到,统一品牌的19款产品使用了顶新问题牛油而采取了预防性下架。尽管统一称大陆市场未涉及,但其天猫旗舰店上仍有问题商品销售。(10月28日《京华时报》)

  食品安全,人命关天。遵循这一逻辑,以最快的速度为消费者止损,这才是底线的企业社会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在技术上很容易,譬如“关键词屏蔽”,或者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背景下,一条微信、一封站内信而已。真正犯难的,是执行下架的“心”。当然,企业总是逐利的,于此而言,自古如是。譬如不久前,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还宣布,由于现代汽车在2013年的一次召回中存在故意拖延,该公司已经同意支付1,735万美元的罚款。可见,拖延推诿,不是中国企业的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下架慢半拍”,在国内似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譬如2006年4月12日,北京博士伦终于宣布,它将停售进口的“润明护理液”。这种用于隐形眼镜护理的药水,据说有可能导致真菌感染角膜炎。这一决定比它在新加坡、我国香港地区晚了近两个月。国内慢半拍,商家再拖半拍,等于主动给了问题产品或疑似问题产品“返场”的宝贵时间。

  这里其实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监管者心太大,不见棺材不掉泪,不等到确凿问题出现不插手。只是,在食品等人命关天领域,国际惯例往往是“见风是雨”,更为小心谨慎,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二是市场反应拖延迟滞,下架通知辗转过来,需要很多时间。看似执行效率问题,论说到底,在交易规则中,敬畏消费权益的惯性还没有养成,心存侥幸。

  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以法制治好“下架慢半拍”这一顽疾,当是市场机制建设的题中之意。

  (邓海建)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