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沈佳浩:莫让“学术链”沦为中介圈钱的“利益链”

2014年10月28日10:27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沈佳浩:莫让“学术链”沦为中介圈钱的“利益链”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奖学金评定与发论文挂钩,而且,准毕业生们跨越保研、出国等“门槛”时,论文被“异化”为资格准入的敲门砖。本为鼓励学生科研的这些政策,却成为中介圈钱的工具。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不问优劣,中介张口要价几百元到上千元的版面费,而一份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起步价竟达2万元。(10月27日《北京青年报》)

  学校本是学生渴求新知、清净学习的神圣之地,“象牙塔”里知识分子学术成就高,知识渊博,洁身自好,对这些知识分子我们存在一种仰慕。高校为了鼓励学生投身科研,延续“学术链”,高校奖学金评定、保研、出国等与发论文挂钩,是为了提高学生投身科研的热情,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然而,就着这样的鼓励政策却演变成为中介圈钱的“利益链”。

  在论文买卖的“利益链”条上,各类期刊明码标价,甚至坐地起价,张口要价几百元到上千元的版面费,而一份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起步价竟达2万元。学生为了发表论文,无论是自己写的论文还是买来的论文都需要花钱才能发表,学生被动的陷入了“利益链”条之上,成为被任意“宰割”的一群人。打着发表论文旗号的“利益链”,致命的打击了整个科研系统,那些自己苦心经营出来的科研论文也需要花钱才能发表,这无疑会给那些有志于从事科研的学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随着论文数量的逐渐庞大,“利益链”势必会延长,而最终摧残的是整个科研体系。。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再不强化监管,完善学术评价体制,祛除学术功利化,最终毁灭的将是科研系统。切断“利益链”条,必须从源头入手。首先改变以往单一的依靠发表论文评定奖学金和职称的“硬指标”,根除“唯论文”的科研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表的论文就不能简单就获得利益,期刊的“坐地起价”也会逐渐减少起来,才能树立科研的知识权威,还“象牙塔”一片清净的科研环境。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