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木简语:勿让“年轻”成为干部提拔“绊脚石”

2014年10月28日10:30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木简语:勿让“年轻”成为干部提拔“绊脚石”

  2011年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成为一名副厅级干部时,他29岁;今年被任命为旌德县委书记,并提名宣城市副市长时,他才32岁……随着消息公布,1982年出生的周密引发社会关注。(10月27日安徽网)

  在中央重拳反腐,一大批“老虎苍蝇”接连落网的时候,周密这位80后提名副市长犹如一股清泉,带来满满正能量。然而“火速”提拔,“年轻”往往会成为大家质疑的焦点。

  随着周密人生履历的公开,我们看到了这位年轻干部为人低调,做事大气,有责任感的年轻干部,没有阔绰的家庭背景,没有磐石般的后台,一步步稳扎稳打,凭借自己的能力走到今天的职位,始终保持着低调的为人,谦虚的态度,清廉的作风,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干部肩负着薪火相传的重任,肩负重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注定是干部中的“尖头兵”。的确,年轻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资本也是软肋。说它是资本,因为年轻是活力的象征,因为年轻更容易接收新鲜外来事物;会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会有更多不拘一格的想法;会有更多创新大胆的作为,这对社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说它是软肋,因为年轻避免不了“热血”、年少轻狂和经验、实战的匮乏,一时冲动就可能酿成大错。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双刃剑”存在,才会鞭策年轻干部在工作中不断加强思想意识,加强自我警戒,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在实战中不断历练自己。组织任用、提拔年轻人,是事业发展的必需,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更是制度革新的体现。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国家现在对于年轻干部的提拔已经持有相当开放的态度,重视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也绝不忽视浪费他们的才华。因此,对于年轻干部,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信任、鼓励和包容,而不是戴上“有色眼镜”,以他们的“年轻”为借口处处“找茬”。不让“年轻”成为干部选拔“绊脚石”乃是年轻干部之幸,国家之幸,更是百姓之福。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