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和两个主任,我们党政办其他人都在忙着公务员考试。”6个人的镇政府党政办,有一半的人都在想怎么离开,这曾经让湖北某乡镇的“90后”公务员常月困惑不已。毕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乡镇政府,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来到基层的这几年,活多、钱少、压力大,成了常月对自己工作的全部评价,“我们根本升不上去,除了考出去,还能有什么办法?”她无奈地反问。(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公务员“逃离基层”,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在国考“余温”未消的当下,公务员的“逃离基层”难免让人读出几分讽刺意味。国考的职位的报名人数,无论是中央,还是基层,历来都是人满为患,报考比例居高不下。就像新闻中,所描述的那样: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乡镇政府,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经过与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厮杀”,好不容易考上的基层公务员,为何在短短几年间想要“逃离”呢?
固然,基层工作“任务重、工资低、晋升慢”是他们想要逃离的一个理由,但是,当初做选择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这些吗?是他们有选择的勇气,却没有承担的能力?还是他们只当“基层”是公务员的一个相对简单的“入口”?
笔者认为,将“基层”当做公务员“入口”的占绝大一部分比例。众所周知,在公考中,相对于中央、省市级、县级职位的报名比例来说,乡镇公务员的竞争要小很多,因此许多考生将目标瞄准了基层。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进入公务员体制,进入之后,通过运作或者活动,不难达到理想的岗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基层公务员想要升迁并没有错,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以何种形式来实现升迁?是凭个人能力的兢兢业业?还是走行贿受贿、买官卖官的捷径?
在我国的权力体系中,高层权力大,基层权力逛。基层是整个权力系统的毛细血管,遍布于社会肌体上。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基层蠢蠢欲动,腐败横行,其影响比“大老虎”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基层决不能成为进入公务员体系的一个简单“入口”,对于基层公务员的准入机制更应严把“入口关”。让真正有志于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人才,通过公考的渠道进入适合自己的岗位,而让那些心存妄想的投机取巧者彻底断了念想。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