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发现,作为广州设在户外的第一台自助图书馆——广州文化公园棋艺馆旁的自助图书馆,服务市民超过两年半,但少人问津。据街坊介绍“查询屏幕经常显示‘此程序无法显示网页’,根本无法操作”。(10月24日《广州日报》)
近年来,自助图书馆以借取方便、24小时不打烊等优势,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早在2012年初,广州图书馆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文化公园投入使用,之后便在番禺、越秀、萝岗、南沙等区推广。然而,从媒体报道情况看,不少地方的图书馆却尴尬地“殊途同归”:利用率低,被当成摆设。从各地经验看,自助图书馆的瓶颈如出一辙:地理优势不明显,容易被人忽略;书籍更新慢、图书选择余地小;部分自助机要交押金,手续复杂;后期维护跟不上,故障未能及时维修……
自助图书馆被誉为“不眠的城市书房”,在城市大有可为。按国际标准,一所图书馆的服务半径不超过4公里,但城市图书馆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从这点上看,自助图书馆可以弥补大型图书馆辐射范围不足的问题。在日本,各大城市的市立图书馆都采取了一个主馆加多家分馆的架构。这些分馆散落在城市的各个主要街道,几乎从每个住宅区走5至10分钟便可以见到一座图书馆。
广州计划于今年正式实施“图书馆之城”规划,计划至2020年广州将投入20亿元建“城”。书香羊城,仅建大型图书馆还不够,还要从小做起,从激活自助图书馆这些小事做起。激活自助图书馆是场耐力跑,除了前期布局、投入,后期的维护、书籍更新、民意反馈等也不能松懈。从当前广州各区情况看,自助图书馆造福于民,还要改善以下几点:
首先,位置再优化。作为公共文化设施,便利性应该放在首位。不妨在地铁站、小区等人流密集之地设置自助图书馆,方便借阅。其次,手续再简化。从广州各区经验看,有些区实现了凭身份证即可借阅,而有些区,比如天河,却还要交押金,能否统一服务,简化手续,值得期待。另外,宣传再给力。一些自助图书馆被误当成“自动售货机”,这一尴尬源于宣传不到位,指示不清晰。加强宣传引导,才能发挥实效。最后,读者信息反馈与收集。自助图书馆不妨设立信息收集系统,让民众感兴趣的图书、故障反映等信息得到及时反馈。(陈小雁)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