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是构建中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底线。要找到“抓手”、扭住“龙头”,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多种手段来守住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安全线”,是构建中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底线。近期,广东、吉林、西藏等多个省区,按照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分别划定了森林、林地、湿地、沙地、物种等“生态红线”。从此,当地生态保护有了量化标准,也有了明确目标 ,令人感到振奋。
但也有一些地方担心,划定“红线”,会自缚手脚,压缩自身发展空间,不如等经济发展起来、有了经济实力后再划,这样就可以通过发展工农业来反哺生态保护,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实际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不是先后次序的问题,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以东北黑土地的农田林网建设为例,据东北林业大学的试验数据,在一块农田周边种植密度合理的树木,可以保墒护土,使农作物产量增加10%—30%;将范围扩大,进一步保护好农田周边的森林,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黑土壤肥力,使农业生产具有可持续性。如果单纯扩大农田面积、片面追求农作物产量,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农业效益,但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生态红线不是简单地在地图上画几个圈就了事,需要系统、科学地加以论证和划定,充分协调各方利益和关系,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否则,会产生诸多矛盾和障碍,最终影响实施效果。
有了生态红线,还需将其牢牢守住。要找到“抓手”、扭住“龙头”,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多种手段来守住生态红线。应明晰各地各部门责任界限,建立严格的责任终身追究制,尤其是要确立“一把手责任终身追究制”,否则生态红线的实施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要维护民众利益,提高其参与保护的积极性。例如,划定林地、湿地等保护红线,可能会让农民失去耕地、渔民失去养殖水域,如果只是简单地给予补偿、补贴等,并不能完全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产业转移或培育相关产业,真正解决由此产生的民生问题。否则,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这些红线画得再好,也难以收到实效。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25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