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在日前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团区委和上海外企志愿服务联盟开展的“爱在后备箱”公益活动中,为了提高白领们的积极性,主办方鼓励企业把员工的公益时间算作带薪假期。(10月23日《公益时报》)
公益时间换带薪假期,在一定程度保护了员工参与志愿公益活动的热情,也夯实了公益活动的社会基础,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此创新之举意义重大。在目前志愿精神还没有成为社会共识、参与志愿公益活动者不多的现实情况下,需要推出激励措施,推动志愿公益活动的良性成长与发展。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公益时间换假期存在一定的功利目的,有悖志愿精神。然而,社会转型下的现代公益不必追问动机,即使企业员工为了假期而去参与公益,这也是在为社会做有益的事,应该得到鼓励与肯定。
目前,公益时间换假期的举措仅仅局限在上海的一些外企,这些外企的慈善和志愿观念有一定企业文化基础,企业管理层比较乐意支持推进志愿公益活动,视为企业对外形象。应当鼓励公益时间换假期的进一步推广,对于实行公益时间换假期的企业及社会组织机构,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必要的褒奖,因为志愿公益活动对提升社会治理能提供有力的支持。(郑文)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