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来论:课本植入广告,问责要落实

2014年10月23日03: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课本植入广告,问责要落实

  北京 李松林

  日前,网友发帖称,女儿使用的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出版的初一英语课本含有大量广告内容。记者调查发现,教科书中夹带广告的情况确实存在。

  “广告进课本”已不是新闻。此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一课一练》封二上,整版印刷肯德基餐饮广告,页面下端还提供各类优惠券;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课本封面插画,疑似植入医院广告。事实上,教育部早前就有规定,教科书内不得有广告内容。新修订的广告法也明确不允许广告进课堂、强推给学生。将商业广告植入中小学课本,不仅关涉教育责任与商业道德,也可能违法。

  教育事业很神圣,教材应是纯净的雨露。应当看到,尽管目前国家对编写、出版义务教育教材有规定,但在一些具体环节上,尚存模糊空间,容易被钻漏洞。我国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然而个别出版社很会“打算盘”,审定环节搞一套标准、装订印刷时再私自加上广告,蒙混过关。另一方面,课本即便被发现植入广告,有关责任人也少有被追责,违规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提醒我们,在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完善监管制度的基础上,还必须将问责和处罚落到实处。

  

  化解医患纠纷,信任是良药

  湖北 杨朝清

  据报道,广东珠海一女患者被眼科医生带至检查暗室诊治时,因认为医生靠得太近连打其3个巴掌,最终被行政拘留10日。

  没有第三方在场的情形下,男医生和女患者各执一词,医患之间产生纠纷。但即使是“弱者”,也不见得天然有理。在类似争执中,不能先入为主地进行“惯性联想”和“恶意揣测”,而是要以事实为基础进行价值判断。但无论如何,这起事件表明,如何在保障患者权利与进行正常治疗间找到平衡,仍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随着老百姓的健康诉求、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求医问药过程中的无奈与艰辛,容易导致一些患者丧失理性、将怨气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患者可以对医生的医术与医德提出质疑、批评,但无权采用“暴力纠偏”的方式进行人身攻击。说到底,患者和医者尽管角色不同,都享有作为普通人最基本的权利。

  医患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信任关系,一旦医患双方处于对立状态,难免会陷入两败俱伤的“双输”格局。因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让失范者为自己的过错支付成本;每个人也应从自己做起,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彼此互信。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23日 05 版)

分享到:
(责编:曹昆、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