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怡如
昨天上午,从乐陵到济南来看病的3岁女童雯雯,刚到黄河大桥就出现了昏迷,瞳孔放大,时间就是生命。120拉上孩子之后赶紧送往省立医院,然而就在到医院的最后100米,救护车被堵在了路上,最终女孩死亡。(齐鲁网:济南:救护车百米路被堵10分钟 3岁女童耽误抢救死亡)
短短的一百米,对女童雯雯来说却成为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头,是命若悬丝;那头,是生的希望。然而,一百米的生命“绿色通道”却被滚滚车流堵得水泄不通,救护车的“生命呼唤”被众人充耳不闻,雯雯最终失去了“生的希望”。
类似的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报道了。产妇因为送医院的路上堵车把孩子生在了救护车上,车祸中的伤者因为紧急车道被占用死在路上,这些新闻让人读的有些心酸。“生命的通道”屡屡被堵塞,一个个原本可以挽救的生命却飘然而逝,我们应该怪罪谁呢?
面对生命,路人不应当这么漠然。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很忙,忙着挣钱,忙着赶路,忙着接孩子,忙着去上班,忙着去买菜,所以谁都不愿等,谁都不想让。路上挤成一团糟,有点缝隙就有车辆趁机插上,大家都想抢先一秒,仿佛耽误了一秒钟的时间就会损失太多太多。每个人都觉得别人的事人命关天也与己无关,自己的事“芝麻绿豆”也大过天。所以,交通广播几十遍的呼喊,大家可以依然稳坐如山;救护车的警报声一直在耳畔盘旋,大家可以当做啥都没听见。只是不知道,当通过不同的途径看见这个女孩去世的新闻的时候,这些当让不让的路人们心里有没有一丝丝的负罪感。
当生命“百米冲刺”的时候,我们也应当知道该怎么让,该让谁。一方面,紧急救助的常识也还需要进一步的普及。在生活里面,有几个人能分清消防车声音、警车警报与急救车的警报声?当你的后面警报阵阵的时候,我们普通人应当第一时间分清楚后面发生了什么情况,我们是否应当紧急避让。另一方面,相关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原本应当是紧急避险的车道被长时间的占用,而占用车道的车辆却没有受到最严格的处罚。当路上情况发生的时候,交警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路上的人们不愿意第一时间配合让路。这些都凸显了我们的制度制定的不够细,执行抓的不够严,宣传力度不够大。当人人都把为“生命”让道当做理所当然,雯雯的悲剧就不会上演。
短短的一百米,断送了一个三岁女童的生命。也许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都不会明白为什么路人会这么漠然,为什么到医院的路这么长。笔者希望,雯雯的死可以让昨天堵在路上的人们发自内心的反省一下。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善意的让一让,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才不会也把生命“堵”在路上。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