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建立普惠的“公共脐带血库”卡壳在哪?

建立普惠的“公共脐带血库”卡壳在哪?
背景:媒体披露了一组数据,在许多大医院都可以看到的,被宣传为“可以治疗白血病、肿瘤等多种疾病,宝宝和家人都可以用”的新生儿脐带血,使用率非常低——筹建14年来,北京自体脐血库存储量达到20万份,但临床上用于自身及亲属的仅有15例。
新京报发表善水的观点:我们的近邻日本,其公共脐血的使用率更是高达15%,是我们自体脐血使用效率的1500多倍,如此强烈的对比,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一些什么?毋庸置疑,脐血中含有丰富的干细胞,所以可以用来实施干细胞移植。但这种移植,并非限于自体移植,异体之间只要配型合适,完全可以使用。而且,在很多时候,由于血液病患者本身就源于自身的基因缺陷,这种情况并不适合使用自体脐血,还需要转求异体脐血。所以,很多真正需要使用脐血的,往往不能使用自己的脐血。也就是说,脐血使用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多数情况下是对他人有用,而不适合自身使用。建立公共脐血库的意义远大于自体脐血库。然而,我们的一些宣传却长期忽视公共脐血的存在,将自体脐血当做某些疾病救治的唯一方法作为了一种理念灌输于人,显然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利益在作祟。以北京自体脐血库的收费标准为例,20万例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就高达将近20亿,有了这样的利润,谁还有动力去发展公共脐血事业呢?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在此方面突出医疗的公益属性,在制度上杜绝相关部门在脐血保管方面的盈利机制,广泛宣传公共脐血库的意义,并逐步缩减甚至取消自体脐血库,大力发展公共脐血库。
小蒋随想:成立公共脐带血库的好处无需赘言,但“卡壳处”也很明显——谁来出钱?目前,采集一份脐带血并储存20年的“售价”近2万元。照此推算,建立一个库存一百万份的公共脐带血库,费用要200亿元。当然,如果剔除盈利性,费用会降低,但动辄上百亿元的投入,恐怕也不是说由财政买单就能实现的。面对我国现有的数百万白血病患者以及每年数万的新增病例,如果要建公共脐带血库,规模是个需要好好算计的问题,这也将影响投入的金额。再者,只是选择性地采集部分新生儿的脐带血,那么采集谁,不采集谁,由谁来决定,能否科学采集,也是重要追问。对一个家庭而言,往往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挚爱亲人。但要动用公共财政资金,为某一种特定疾病买“保险”,公众会不会同意则要两说。这是人性的自私,也是管理者权衡公共利益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北京自体脐血库成立14年,只有15例临床应用,相对于数十亿元的“保险费”,社会效益很低。但这显然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社会与医学需求。能否探索政府投入与个人出资相结合、通存通用的公共脐带血库运作模式,也是管理者可以考虑的。
“成人失踪24小时立案”是土政策吗?
背景:1月31日晚,怀有三个月身孕的上海孕妇梁静(化名),搭乘一部闵行大华公司的正规出租车回家,却遭到出租司机劫杀,梁静被反绑双手推进风雪之夜冰冷的河水中,终于溺亡。死者丈夫陈亮当夜连续收到多个银行卡被取现的提示短信,他当即电话报警,不过接警人员告诉他:“失联者是成年人,尚未到24小时,建议去最后出现地点看看,或者去常住地、户籍地派出所报警。”直到第二天上午11点,陈亮看到了ATM监控中并非是自己的妻子在取款,警方才决定立案。
新京报发表张元力的观点:面对孕妇雪夜失踪,信用卡不正常变动的案情,接警人员还是没有直接立案,这不能不令人怀疑,是否存在“成年人失踪24小时立案”的潜规则。其实,去年反映打拐题材的电影《亲爱的》因为一句“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的台词引起争议。当时公安部门就澄清称:儿童、少女失踪或走失,监护人应立即报案;并称:公安机关从来没有“满24小时才能报警”的规定。公安部门没有这个硬性规定,不代表个别基层公安机构、人员就没有这个执行标准。如今上海孕妇被杀案,可以看出,现实中或许仍有一些地方、警员在执行着“失踪满24小时才立案”的准则。如果从前因为通讯手段不便捷,的确需要24小时来等待事态发展,防止误触警情的话;那么,如今交通、通讯条件如此发达,两三个小时可能就足以认定发生意外,还要不要遵守从前那条“灰色规定”?特别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技防手段非常发达,手机定位、监控视频、街面探头、汽车GPS……但如果因为执法“软件”落后,按老皇历办案,迟缓立案,再先进的侦查技术也是摆设。
小蒋随想:案情瞬息就可能转变,如果非要等到“失踪24小时才立案”,恐怕黄瓜菜都凉了。公安部门“没这个规定”,基层派出所却实在地执行,既表明上下级沟通不畅,又印证了基层“土政策”的生命力。不可否认,一些报案最后被证明是虚惊一场,似乎“浪费”了警力。但如果警方较早地介入,显然能够减少乃至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权衡这两种结果,到底哪一种对社会更有益?什么才是理性的选择,不言自明。很多时候,不人性化的正式规定或潜规则,恰恰是建立在“大爷习气”、“消极作风”的基础之上,并没有以服务群众、方便百姓为工作指针。无论是从同理心的角度,还是从整顿吏治的层面,有关方面都应当破除或明或暗的不合理规定。这是减少官民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社会公信力的必然选择。
![]() |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