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光音盛宴 讓愛無礙

鄭璇
2025年02月01日06:1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成員,扶殘助殘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和《“十四五”提升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實施方案》中針對文化傳播無障礙都有明文規定,並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鄉均衡、便利可及、供給豐富、保障有力的殘疾人文化服務體系。值此關鍵節點,2025年總台春晚推出無障礙轉播,以實際行動響應國家號召,為殘障人群提供貼心服務,實屬一項意義非凡的舉措。

   本次春晚無障礙轉播分為視障和聽障兩個版本,精准聚焦不同障礙人群需求,既有專業性,又接地氣。手語翻譯、實時字幕和口述影像作為無障礙支持的三大手段,將聲音轉化為畫面,為聽障人士所“聽”,將畫面轉化為聲音,為視障人士所“看”。

   本次無障礙轉播還實現了三大創新突破。首先是編導理念的突破。春晚的無障礙轉播從策劃、籌備、排演到正式推出,始終堅持尊重殘障人群的主體性,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吸納殘障人士的參與,聽取殘障社群的建議。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國家手語和盲文研究中心、中國盲文圖書館等單位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內容設計的突破。為了讓晚會節目更好地觸達殘障人士,春晚團隊針對聽障人士推出了手語歌、手語戲曲、手語節目導賞等,針對視障人士拓展了口述范圍,將舞台布景、舞蹈畫面、演員背景資料等信息納入其中。通過這些形式打破信息壁壘,消除信息盲區。

   再次是技術手段的突破。增強現實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助力填補信息鴻溝,讓聽障人士“身臨其境”,通過手語、字幕和虛擬背景等立體欣賞節目。雲聽客戶端為視障人群精心打造無障礙專區,每個節目直播結束后立即拆條推送音頻解說,便於點播收聽。

   當前,我國殘疾人事業正在大踏步向前發展,越來越多的急難愁盼問題正在得到解決,廣大殘障群體的需求也從物質層面越來越多地過渡到精神層面。本次春晚無障礙轉播的推廣必將為全國其他文化活動樹立榜樣,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和無障礙理念的不斷普及,文化的力量將惠及每一個人。

   (作者:鄭璇,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責編:岳弘彬、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