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版觀察:扎根中國大地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扎根中國大地、賡續中華文脈、厚植學術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中國實際,扎根中國大地,加快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社會學貢獻。
——編 者
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要突出人民性(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李友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使理論和政策創新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社會學。”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社會學者要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牢牢把握現代化方向的人民性,扎根中國大地,不斷推進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
話語是思想理論表達、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簡潔深刻、系統嚴謹,能夠被廣泛認可等特性,不僅能夠促進知識體系構建,也對社會認同、社會運行具有重要影響。社會學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西方傳入我國的。從那時起,我國社會學者就清醒認識到,基於西方經驗形成的社會學知識體系難以完整、系統、准確地認識和理解中國社會,並致力於在本土社會文化環境中發展社會學,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能夠把政策話語、學術話語、大眾話語有機統一起來。因此,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要突出人民性。
從政策話語看,人民性是黨的宗旨的直接體現。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至上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最鮮明的價值取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人民至上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強調“隻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在參加全國兩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在重慶考察時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在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時強調“要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等等。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持續改善人民生活、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從學術話語看,人民性是我國社會學研究的重要特點。我國老一輩社會學者懷著“志在富民”的仁心,提出“‘植根於中國土壤之中’的社會學”,遵循從實求知和實事求是的理念,強調深入實地的社會學研究方法,為我國社會學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學者堅持將社會學研究與我國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立足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實踐,提出“文化自覺”“社會結構論”“社會運行論”“社會結構轉型論”等重要概念並進行深入研究。總的來看,我國社會學以研究“人群中的道義關系”見長,通過對廣大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的深入考察,以高度責任感進行知識生產,在構建自主知識體系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從大眾話語看,人民性蘊藏在廣大群眾的社會生活之中。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廣大人民群眾勤奮工作、踏實勞動、埋頭苦干,共同繪就了美好生活的畫卷,共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新時代,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多元化、個性化,利益訴求更加多元,社會觀念、社會心理、社會行為也發生深刻變化。這既是改革開放發展進步的表現,也對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提出了新的需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將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三種話語各有側重,政策話語側重指引性、學術話語側重專業性、大眾話語側重社會性。同時,三種話語是相互關聯、內在統一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例,在政策話語中,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主要體現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學術話語中,民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本土化社會學概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會學研究的重要領域,是社會學以學術服務人民的直接體現,並對實踐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在大眾話語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中突出人民性,能夠把社會學研究與國家發展大局、社會發展脈搏、人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使政策話語、學術話語、大眾話語有機統一起來。隻有牢牢把握人民性,在充分理解政策意圖、充分了解人民利益訴求的基礎上,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才能具有更深遠的社會價值、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才能更好回應時代課題,並服務於推動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
人民性為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提供動力
應當看到,我們所說的人民性與西方資產階級的“人民”具有本質不同。馬克思主義認為,資產階級革命高舉“人民”的旗號,維護的卻是特定階級、少數人的利益。正如《共產黨宣言》指出的:“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我們所講的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既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仁愛思想等的時代表達。人民性貫穿於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全過程,為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提供重要動力。
提供生命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反映人民生活、關注人民期待、維護人民利益是一門學科知識體系的生命力所在。從理論上看,從人們日常生活實踐中抽象出來的、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和范疇,才更加符合社會運行實際,也才具有更強的解釋力。突出人民性,堅持人民至上,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貫穿於社會學研究之中,重視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決人民的現實問題,將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提供生命力。
激發創造力。知識體系構建的動力來自實踐的創新發展。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為社會學研究提供了寶貴“學術田野”,為學科發展、知識體系構建提供了難得契機。這些發展成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的。突出人民性,堅持人民至上,才能自覺深入基層生活,了解人民群眾的創新創造,進而深刻把握我國社會運行規律,從中提煉出既有中國特色又有世界意義的新概念、新范疇和新理論。
增強實踐力。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出“和諧社會”“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等符合中國實際、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話語體系,凝聚起廣大人民的力量,在現實生活中彰顯出巨大效能。突出人民性,堅持人民至上,才能激發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實踐偉力,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在社會學研究中牢牢把握人民性
在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中突出人民性,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不斷回應人民期盼,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
深入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實踐,解決原創力不足的問題。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實踐,要深入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進行細致入微的考察調研,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同時,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從老一輩社會學者的積澱中汲取智慧。在此基礎上,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學術自信,保持探索社會發展規律的學術熱情,解決原創力不足的問題。
准確把握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克服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隨著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價值取向、情感心態呈現出多樣性多元化的特征。切實把握這些變化趨勢及特征,注重從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辦事、托幼養老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准研究的發力點和突破口,才能使社會學研究站穩人民立場,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現實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學術主體性。
發揮學術研究的橋梁紐帶作用,幫助人民群眾正確理解黨的政策。既要推動政策話語轉化為學術話語、學術議題,又要善於將學術話語轉化為社會層面可以聽懂的話語。為此,要以人民性為紐帶,通過深化研究,為政策制定與實施提供科學理論依據。同時,對政策話語的內涵進行闡釋和分析,使人民群眾能夠正確地理解政策話語,進而使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能夠得到切實保障。
(作者為中國社會學會原會長、上海大學教授)
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貢獻社會學力量(學術隨筆)
楊 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作為一門主要研究人類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生活、社會行為、社會發展等的學科,社會學的發展既需要從世界文明發展中汲取養分,也能在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中發揮重要作用。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並不意味著封閉保守、排斥外來知識體系另搞一套,而是要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在形成中國特色並增強主體性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不同文明互學互鑒。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我們要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深入把握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互動,打造貫通古今、融匯中西的社會學知識生產格局,以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過程中獲得的認識與經驗的總和,知識體系是各種知識、觀念、方法、命題、理論的集成。它不是各類知識的簡單加總匯集,而是一套完整的闡釋系統,為文明發展延續提供支撐。應當看到,一種知識體系的形成,與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等有密切聯系。世界古代文明大都具有各自的社會觀、世界觀、價值觀等,也形成了相應的知識體系。這些文明的知識體系既體現其思想精髓,也為后來的文明發展提供了思想資源。盡管那時的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后,但古代文明之間依然存在交往交流。比如,考古發現,歐亞大陸的東端和中東部靠北相對邊緣的區域,曾產生過幾個社會快速發展的中心。這幾個中心都出現過一些新技術新思想,雖然看似彼此遙遠,但通過歐亞草原存在直接間接的互動。歷史証明,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有利於推動人類發展進步。我國社會學者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也正是為了以文明交流交往推動社會發展進步。
近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迅速發展並率先實現現代化。基於這些國家現代化經驗形成的包括西方社會學在內的西方哲學社會科學知識體系逐步取得主導地位,支撐資本主義文明發展壯大。一些西方學者宣揚資本主義文明是普世的文明形態,一些人也因此形成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錯覺。這些觀點,並不符合人類文明發展演進規律。資本主義文明固然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但只是人類文明百花園中的一部分,西方知識體系也只是人類知識體系中的一種。應當看到,西方社會學概念和理論的產生有其特定歷史文化情境。隨著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資本主義文明的固有矛盾不斷暴露,西方社會學知識體系也面臨解釋力的危機,需要在交流互鑒中不斷拓展學術視野。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延綿5000多年的文明。中國式現代化是在中華文明土壤中生長和壯大起來的,是在深厚歷史積澱上開辟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出不同於西方現代化的制度安排、發展軌道等,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作出了重大創新。在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充分吸收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知識體系脈絡,探尋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社會發展規律,將為建設文化強國、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作出社會學貢獻。在此基礎上,加強與世界社會學的對話,科學把握全球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將以包容與創新重塑全球社會學知識格局。
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貢獻社會學力量,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持開放包容。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通過深化對世界文明的理解和認識,推動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拓寬學術邊界,提升包容性、科學性和解釋力。同時,積極打造立體多元的學術傳播渠道,提升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影響力。二是加強比較研究。比如,借鑒比較歷史分析方法,通過開展跨文化、跨制度、跨語言、跨地域、跨時段比較,揭示不同文明社會結構、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等的普遍規律與個性特征。這既有助於更深刻把握社會發展進步的深層規律,也能夠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貢獻新智慧。三是融合理論與實踐。系統梳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經驗做法並加強總結凝練,既以理論視角分析全球社會現象,也以實踐經驗幫助有需要的國家解決實際問題,為推動文明互鑒與共同發展提供學理支撐。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
為加強基層治理創新提供思想助力
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研究
何曉斌
上世紀60年代,浙江楓橋干部群眾創造了“楓橋經驗”。此后,“楓橋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各地緊緊依靠群眾探索創新,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社會治理體系並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貫徹落實這一重要要求,需要加強社會學對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研究,更好服務我國基層治理創新。
“楓橋經驗”形成於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展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創新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幾十年來,“楓橋經驗”的內涵不斷豐富,從社會治安領域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我國社會學界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典型,對基層治理創新進行了深入研究。
圍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開展研究,助力夯實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楓橋經驗”是在基層就地化解矛盾糾紛的典范。對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展研究,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深入分析矛盾糾紛的起源及其化解過程。圍繞這一方面,我國社會學者從現代風險社會的特點以及社會結構、社會關系、社會行為方式、社會心理等方面的深刻變化入手開展研究,為理解和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提供了重要參考。矛盾的產生及發展演變有其自身規律。抓住矛盾產生原因,把握矛盾發展邏輯,主動分析風險點,提前介入矛盾發展過程,才能有效化解矛盾。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社會矛盾糾紛增多,發現、防范、處置難度增大。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抓住矛盾糾紛新特征,把握矛盾發展演變規律,進行積極應對。
圍繞黨的領導與群眾路線相結合開展研究,助力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新時代“楓橋經驗”是黨領導人民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探索,是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我國社會學者對基層社區中黨組織功能、居民參與、志願活動、社區組織等多方面加強研究,並對城鎮化進程中的社區改造、社區融合、新市民群體等開展研究,為推動基層治理創新提供了參考。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提高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才能把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好、合理訴求解決好、智慧力量凝聚好。人民群眾是基層治理的參與者、受益者、評判者。促進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找准國法與良俗共通點,充分發揮當地群眾傳統美德、風俗習慣等作用,才能把基層治理變成億萬人民參與的生動實踐,增進群眾對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認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要在黨的領導下統籌各方力量,在以法治為手段化解矛盾的同時強化德治的“潤心”作用。
圍繞數字技術賦能基層治理開展研究,助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新時代“楓橋經驗”從網下拓展到網上,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增強基層治理效能。近年來,我國社會學者分析了數字技術在保障社會治安、防范風險隱患、把握群體行為、提升社區運營能力和服務質量等方面的作用,探討了數字技術應用中可能出現的數據安全、數字鴻溝等問題,為提高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提供了支撐。一些地方創新形成網上“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收集民意、發揮民智等方面的優勢和功能,發揮“城市留言板”“民情在線”等平台的作用,激發了人們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要強化科技支撐,發揮數據要素的重要作用,用科技力量助力基層治理創新。
此外,還有一些社會學者深入城鄉社區,參與提高社區自組織能力、調解社區矛盾糾紛、地震災后重建、支持青年回鄉創業、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等工作,獲得了許多一手資料,為加強基層治理創新提供了案例支持。
同時也應看到,社會學對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研究還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挖掘和提煉不夠,大多還停留在對實踐案例的梳理與分析,沒有凝練出具有一般性的概念和范疇﹔又如,理論研究滯后於實踐發展,面對當前基層社區快速變化、治理場景多樣、群體差異較大等情況,沒有形成能夠有效指導實踐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路徑﹔等等。為此,要進一步加強對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研究,為推動基層治理創新提供思想助力。一是加強跨學科交叉研究,從多學科視角分析基層治理創新實踐,形成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基層治理理論。二是緊跟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圍繞新經濟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新就業群體的社區融入等新領域新課題進行研究。三是加強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結合,通過開展針對不同場景的應用研究、開展社區治理干預實驗等,在實踐中推進理論創新、總結提煉可借鑒可推廣的基層治理模式,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四是提升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質量,建強社會工作者隊伍,發揮社會工作人才在基層治理創新中的作用,更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社會學系)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23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