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勞動教育莫要變了味(縱橫)

林清智
2024年11月14日05: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中,勞動教育是關鍵一環,也是推進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根據教育部部署安排,自2022年秋季開學起,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從這兩年多的實踐來看,各地學校對勞動課開展了一系列探索。

  也應看到,勞動教育存在重“教”輕“勞”、重“晒”輕“做”的現象。比如,有的學校的勞動課多由其他科目老師兼職教學,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有的學校隻管布置作業,學生的勞動作業最終成了“家長作業”。

  勞動教育不應止於“教”。現實中,有的學校的勞動課以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教授知識為主要方式,重學習、輕勞動。剖析背后原因,有的是對勞動教育不夠重視,有的是受到師資、場地、器材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有的則是出於安全考慮,不敢讓學生放開手腳去勞動。事實上,讓學生有更多鍛煉機會,才能提升勞動課的吸引力。

  勞動作業宜“做”不宜“晒”。勞動作業,涵蓋疊衣服、整理書包、澆花種菜、掃地拖地、洗衣服等日常生活技能,也包括制作各種小工具、手工藝品等創新內容。有的學校要求家長配合將作業完成情況拍照記錄。實際操作過程中,勞動作業往往變成父母的“才藝展示”。學生、家長疲於應對,久而久之,勞動教育就會變了味。

  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專業化以及科技的進步,體力勞動需求已大為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為何要強調勞動教育?這是因為,勞動教育的意義並不局限於勞動成果。適當的勞動有益身心健康,能讓孩子體驗生活的不易,學會感恩、掌握技能、磨煉意志,進而積累責任感與成就感,提升信心、耐心和毅力。

  勞動教育不僅是學校和家庭的事情,也需要全社會參與。課堂之外,是更加廣闊的實踐育人天地。整合社會資源,做好融合加法,與時俱進創新勞動教育形式,有助於破解學校勞動教育資源不足、家長時間精力有限等難題。期待各方攜起手來,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收獲快樂、不斷成長。

  (摘編自《福建日報》,原題為《莫讓勞動教育背離初衷》)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4日 05 版)

(責編:袁勃、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