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香充盈網絡空間
新媒體時代需要深度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伴隨新媒體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推廣普及,人們獲取信息、讀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同時,以手機閱讀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閱讀方式正呈現即時性、碎片化、信息海量化等特征。有人提出疑問,在新媒體時代,以傳統書本刊物為主要載體的深度閱讀是否會被取代?實際上,新媒體時代的新閱讀方式與傳統的深度閱讀並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關系,而是共存互補、互促共進的關系。在新媒體時代仍然需要深度閱讀。
深度閱讀有助於提升閱讀的自主性和全面性。在新媒體時代,借助算法推薦、個性化定制等技術,人們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從海量信息中抓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在帶來高效便捷閱讀體驗的同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將讀者置於“信息繭房”中,形成技術依賴,甚至由“不作選擇”逐漸變為“不會選擇”,淡化、弱化了自主閱讀的意識和能力,影響了閱讀的全面性。事實上,全面、深度閱讀多領域的優秀著作,也是與不同領域智者對話並共同發現和探究問題的過程。在深度閱讀過程中,讀者邊思考邊閱讀,既能讀進去,又能跳出來,通過有目標、系統化的閱讀,在轉譯、闡釋、構想等思維活動中,將閱讀的過程轉化為高質量信息讀取和思維觀念再造的過程,在閱讀與思考的統一中逐漸養成勤學善思的良好習慣。
深度閱讀有助於鍛煉養成科學思維能力和良好心態。新媒體時代的碎片化閱讀,常以簡短的圖文方式,讓讀者在較短時間了解掌握相關信息。這種閱讀方式,優勢在於能夠較好適應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方便讀者高效利用閱讀時間。然而,面對互聯網平台海量的信息推送,這種快速瀏覽的閱讀方式容易將閱讀的重點置於簡單知曉事物本身的層面,難以對某一事物產生和發展的背景、趨勢、影響等作出完整、謹慎、系統的認識理解。深度閱讀一本優質讀物,能夠讓讀者自覺揣摩知識點背后的思想內涵和思維邏輯,從中汲取看待和分析問題的智慧,增強解決問題的本領,同時也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心態。例如,多用一些時間靜心閱讀優質歷史讀物,能夠讓人在面對暫時的困難和挫折時強化歷史思維能力,自覺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推進實際工作。閱讀優質哲學讀物,能夠讓人在面對矛盾和問題時自覺強化辯証思維能力,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避免產生極端化、片面化認識和行為。
借助新媒體平台倡導和推廣深度閱讀。一本兼具哲理性、知識性、通俗性的高質量讀物,如果只是束之高閣或是在有限的社會群體中傳播,就難以充分發揮其價值。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網民規模達到10.92億人,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5.7億,佔比首次超過50%。2023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80.3%。如何讓大量優質讀物經由網絡平台“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新媒體時代深化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課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優質圖書經由各類網絡平台進入公眾視野。網絡平台具有即時性、互動性、可視化特征,讓人們既可以充分交流閱讀某一本書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在“知識帶貨”中與作者和主播進行深度交流,以更加直觀、深切的方式了解優質著作的創作背景、心路歷程以及特點亮點,從而激發受眾深度閱讀的興趣,讓書香充盈網絡空間。此外,借助線上聽書等平台,越來越多的優質讀物以更優惠、更便捷、更環保的方式向廣大讀者推送,實現了優質出版物破圈傳播,有效激發了全民閱讀的乘數效應。
(作者為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05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